第562章 登基準備
滿朝文武最興奮的莫過于天武軍諸將,這不僅僅是有面子這么簡單了,簡直就是隆恩啊,這標志著未來的天武一朝,天武軍將與天武皇帝同在,是妥妥的萬歲軍!
年號確定后,還要等到登基時才能正式使用改元,禮部擬定將在明年的正旦(日rì),新年第一天舉行登基大典。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禮部需要準備皇帝的冕琉冠和一批龍袍服飾,還有皇帝的玉璽大印和皇后的寶印都要重新制造,紫(禁jìn)城也需要重新打掃粉刷,大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皇帝的玉璽并不是只有一塊,在不同場合,蓋章不同文件,都要使用不同的玉璽。
從秦漢到唐朝,實行的八璽制,武則天這老娘們喜歡亂搞,稱帝后別出心裁的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璽,形成九璽制,又將“璽”改為“寶”,從后各朝都跟著改,稱“玉璽”為“寶”。
北宋時,有些皇帝嫌得蛋疼,把玉璽增至十二寶,南宋又搞到了十七寶,大明朝直接猛增至二十四寶。
好在這些玉璽都在李自成破北京時留在京師了,朱慈烺直接下令之前的二十四寶作廢,重新打造,恢復八璽制,分別以大典國璽、(日rì)常頒詔用璽、冊封賞賜用璽、調兵征伐用璽、冊立藩邦用璽、諭示臣僚用璽等八方玉璽。
登基大典諸事,朱慈烺全權交給禮部去辦,要求務必從簡,無論是花費還是流程,不要太麻煩,能省則省。
隆重的登基大典既是皇權和(身shēn)份的象征,又意味著百姓和官員對新皇帝的歡迎和期待,然而歷史總喜歡開玩笑,登基典禮越隆重、花費越高的皇帝,往往奢靡無度,百姓們根本無法感受到皇恩的浩((蕩dàng)dàng)。
反而那些典禮從簡的皇帝,執政時往往會注重減輕百姓的負擔,開創出繁榮安定的社會局面。
朱慈烺不喜歡這些花里胡哨的,不過他準備把登基大典做的更有儀式感,在登基當天,舉行盛大的閱兵,閱完兵直接出征北伐,這樣既省錢又能激發士氣。
現在是崇禎十六年十月初,距離登基大典還有兩個月,調兵和準備糧草的時間充足。
此時朱慈烺最擔心的是遼東的(情qíng)況,清軍十萬大軍圍攻沈陽已有近兩個月了,洪承疇的人馬損耗過半,要不是沈陽周圍河流環繞,阻擋了八旗軍的攻勢,只怕沈陽早丟了,也不知道釘子戶洪承疇能扛到什么時候。
根據山海關總兵茅元儀傳來的(情qíng)報,李自成正在招降遼東各將,還許下了豐厚的條件,比如洪承疇、吳三桂、祖大壽三人皆可封侯,其余總兵,最起碼也能封個伯爵。
不僅如此,滿清的多爾袞也在勸降遼東諸將,條件不比李自成的差,多爾袞甚至學習皇太極的(套tào)路,準備再封三順王,以王爵(誘yòu)惑洪承疇和吳三桂等人。
朱慈烺擔心的是,不管洪承疇和吳三桂等人投降了李自成還是多爾袞,茅元儀的位置都是非常的尷尬,山海關一旦保不住事(情qíng)就麻煩了,之前遼東大戰的努力便會付諸東流了。
最好的結果便是李自成率軍出關,與清軍干一架,搞個兩敗俱傷,然而這種(情qíng)況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了,畢竟他們都清楚,南面的實力才是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