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活字印刷術
朱慈烺也是有些不解,活字印刷術發明了將近一千年,中國到清末的主流印刷居然還是雕版印刷,很少見到活字印刷。
史志東見自己所識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于是解釋道:“回這位公公,活版印刷的要求比較高,用木模的話,印二百部左右的書,木模子就會被浸泡脹大而使字跡變得模糊。
鐵模和鉛模的話,由于現在的主流是以煙墨為顏料的墨水,在鐵模和鉛模活字上很容易變成墨水珠子,容易印出一團墨跡。
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必須使用吸水(性xìng)強的紙張,結果就是紙張的背面也會有墨跡,無法做到雙面印刷,無形中又提高了印刷的成本,還不如木活字。
只有銅活字模才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不過我大明銅礦不多,銅又是制造貨幣的原材料,銅字模太貴,大多數人用不起,因此銅活字無法大規模應用。
我們皇家的漢經廠用的活字版就是銅模,除了漢經廠,早在百年前,經濟繁榮的江南一帶已經開始流行銅活字印刷。
其中最著名的有無錫的華家、安家,蘇州的孫家和南京的張家等,他們用銅活字印賣的書籍流傳甚多,印刷效果也很不錯?!?br/>
吳忠作了一揖,道:“咱家懂了,多謝這位大人解惑。”
朱慈烺心道,這個史志東倒是有幾把刷子,可以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