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相遇
王稟深知城郭諸縣拱衛汴梁的重要意義,但官家卻聽信王戚庸、汪伯潛等人的建議,要求王稟將精銳駐軍從通許等縣撤入汴梁城——景王此次涉險,也是希望能激勵通許等縣的軍民士氣。
“王相的親筆信還在我這里,我也不知道要不要找胡使君請戰去援鄭州,便想著先親自過來偵察一番敵兵勢態,再作決定,沒想到會遇到殿下。”徐懷九真一假的說道。
大越對武將限制、警惕極深,立朝形成的規矩已經根深蒂固,就是嚴禁武將擅自行動——徐懷作為胡楷麾下的部將,有沒有王稟的私信,都不能作為他擅自出兵的依據,都需要找胡楷請示,唯有胡楷才能做最后的決定。
王稟那封親筆信,也是用來游說胡楷的。
景王聽徐懷這么說,卻以為徐懷并不愿意冒險率部去增援鄭州,所以沒有直接拿王稟的親筆信去見胡楷,但徐懷又不想辜負王稟的信任,沒有直接拒絕王稟的請求,這才率一部兵馬進入京畿地區打上一兩場接觸戰,算是對王稟有所交待。
“你也不要怨王相對你們太苛刻,好處不想著你們,遇到兇險之事卻又都往你們身上推去,很多時候王相也是身不由己!”景王安慰的拍了拍徐懷的肩膀,說道,“王相在父皇面前幾次堅持通許、尉氏、雍丘、鄢陵等城禁軍不能撤,不能將這幾座城池的防御都交給久未歷戰事、也沒有認真操練的鄉兵,也幾番哭訴這幾座城池得失之利弊,但汪伯潛、王戚庸等人卻一心只想守汴梁城待西軍援來!王相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啊!”
見景王如此揣測他們的心思,徐懷也不去作解釋,稍作沉吟,跟景王趙湍說道:“虜兵在汴梁城外圍已經全面鋪開,殿下倘若想回汴梁,我們拼命護送在所不惜,但就怕并不能護衛殿下周全——殿下或可先去蔡州暫避?”
通常說來,皇子不奉旨不能隨便離京,但現在并不是通常之時。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徐懷護送景王趙湍前往蔡州與胡楷會合,才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
盧雄、張辛也都朝景王趙湍看過去。
鄢陵縣有不少人知道他們曾在鄢陵落腳,倘若有人沒骨氣,主動將這事傳到赤扈人的耳中,赤扈人派出大量的偵騎搜索過來,這里絕不是什么好的藏身之處,需要盡快轉移。
“王相與你都說過鄭州的重要性,王相使盧雄找你率部增援鄭州,是擔心虜兵強攻鄭州,擋住西軍增援汴梁的通道,”景王趙湍沒有急著說去哪里,問道,“現在虜兵大肆攻打汴梁外圍的縣城,是不是說他們看到時間緊迫,會放棄強攻鄭州,而直接強攻汴梁城?”
“不會的,”徐懷搖了搖頭,如實說道,“赤扈人此時占據絕對的戰略優勢,不會在沒有十足把握之時,在沒有解決西軍的側翼威脅之前,倉促強攻有十萬禁軍固守的汴梁城——他們沒有必要這么做。而朝廷在京畿附近,并沒有能威脅赤扈人的兵馬,使得赤扈東路軍聚散大開大闔,無人能約束。這使得赤扈人在京畿附近有著超乎想象的機動力,也許他們明日就將數萬大軍,從京南調往京西,將鄭州團團圍困住……”
“就沒有辦法破解了嗎?”景王趙湍深深的蹙著眉頭,無力的問道。
見景王趙湍臉上憂色不是作偽,徐懷心里一動,說道:“想徹底擊敗赤扈人,此時人力難以回天,但也不是沒有辦法,叫赤扈人的如意算盤稍稍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