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
就算王家很早就人丁零落了,又遭逢靖勝軍之變,但王憲、王峻、范宗奇、王章、史琥、史雄等一批子弟成長起來,此時已經成為楚山軍的中堅之一。
葛家也是同理,葛鈺等一批葛氏及家將子弟,有上百人在葛伯奕帶領上,在魯王前往魏州坐鎮之初就追隨左右,此時已經成為魯王掌握軍隊的中堅力量。
魯王看徐懷不順眼,這不是什么大事,畢竟這世間魯王看不順眼的人多了;魯王不是蠢貨,不會想著將所有看不順眼的人都掐死,但徐懷與葛家的仇怨,卻又不是那么容易解的。
“淮南看我不順眼的人,確是要更多一些。”徐懷說道。
“武威公前往青州已經月余,青州與襄陽也互通幾次信使了,雖然具體談到哪些,楚山還不得而知,卻不難猜測,畢竟大越有兄終弟及先例,還一直為朝野津津樂道。”史軫說道。
“是啊,世妃、世子落入赤扈人手里,雖說不排除將來有救回的可能,但殿下以大局為計,是很有可能會在登基之后就立魯王為皇太弟,”徐懷說道,“不過,魯王以皇太弟的身份坐鎮壽春督戰,對襄陽的影響也有限。”
“淮南防線穩固,魯王的地位則穩固,殿下即便再防備魯王,但以社稷為念,也會盡可能緩和與魯王的緊張關系——時機恰當了,群臣還是會迎魯王回襄陽,畢竟沒有儲君長期在外督戰、暗行分治的道理,”史軫說到這里,輕嘆了一口氣,說道,“好吧,襄陽鋪院事務繁多,確實需要多派幾名主事,我向大人舉薦魏成隆,只不過史珣年少才微,不適宜在襄陽獨擋一面,還請大人將他調回來多加歷練……”
“不要這么不情不愿啊。”徐懷笑著說道。
史軫心怨道:挖坑將自家妹婿埋進去,哪里可能會心甘情愿?只是徐懷一定要將魏成隆當成棋子扔入局中,史軫也沒有辦法不答應,他這時候就想著將兒子史珣調回楚山,挖坑這事總不能讓史珣去做。
“行啊,楚山缺個主簿,史珣回來去給程益當助手鍛煉一兩年看看!”徐懷說道,“但襄陽那邊的事,你要幫瓊兒多加留意……”
“這事史軫省得,但襄陽那邊太缺適合人手了,可以請鄧統制舉薦晉龍泉到襄陽任事!”史軫說道。
新置楚山縣時,唐天德、晉龍泉二人都選擇投附楚山,但晉龍泉卻還不動聲色的留在泌陽縣尉司任個小吏,并沒有直接進入楚山任事。
這事知道的人極少。
雖說鄧州、唐州合并成南陽府,還是以戰略地位更重要的泌陽為府治,但在人手有限,史軫主張將晉龍泉這樣的人,優先安排到襄陽去,補充那邊的人手不足。
而鄧珪此時作為左宣武軍統制,舉薦幾個舊識到都部署司或大元帥府司馬院任事,則是輕而易舉之事。
同時此事也可以確認一下鄧珪當初對徐懷的承諾還有沒有效。
“可以安排晉龍泉去襄陽,但這事不需要勞煩鄧珪,”徐懷說道,“在襄陽落幾個閑棋冷子,也是以備有患,卻非處心積慮要做什么,我們不能混淆了這個界限!”
徐懷最初希望鄧珪留在景王身邊領軍,主要還是考慮倘若景王不得不率守陵軍回汴梁參與防御,到時候鄧珪及所部可以作為應對汴梁亂局的一步棋可用。
時變勢變事變。
鄧珪從最初名不見經傳的巡檢使、營指揮使,此時搖身變成左宣武軍統制,變成殿下身邊最受信任的武臣之一,地位甚至不在他之下,徐懷很難說鄧珪此時沒有與楚山切割的心思。
倘若鄧珪想保持獨立,與楚山切割,徐懷也能理解、接受。
而這時候拿晉龍泉去試探鄧珪,甚至迫使他繼續跟楚山捆綁在一起,徐懷反而擔心有可能弄巧成拙。
強扭的瓜,永遠都甜不了。
與其這時候繼續迫使鄧珪從屬于楚山,還不如繼續保持友好默契、相互援應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