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潛流
因為戰事的緣故,原先掌控真陽、信陽、羅山等地茶莊茶園的土地主大多南逃,即便還有一些茶莊主留下來,但也都同意所有的新茶由鑄鋒堂以一定的基價進行統購。
他們不同意也不行,受戰事的影響,已沒有幾個茶商還敢跑到楚山收購新茶;而楚山往外的運力,也基本上為鑄鋒堂所壟斷。由于大量的茶農跟其他民眾都逃往荊湖避難,滯留在信陽等地的難民,也基本上以鄉司為單位進行救濟。
舊的生產體系被打破,茶莊主不找鄉司請求幫助,想單獨雇茶農采茶,也變得困難。
目前行營將真陽、信陽、羅山三縣的產茶地,以鄉司為單劃分出十二座茶區,在每處鄉司都直接設點炒制新茶。
這就確保幾年一步步琢磨完善的炒茶法,都在鑄鋒堂的直接掌控之下,短時間不虞會擴散出去。
倘若此時從外城大量采購新茶,運回楚山炒制,必然會擠占原本就很狹仄、運力有限的陸路運輸通道;倘若將新茶運往襄陽炒制,以當世對飲茶的熱衷以及江浙荊湖的茶莊茶園多為當地大地主、大士紳掌控,與襄陽諸公關系密切,炒茶法估計很快就會傳播出去。
現在除了真陽、信陽、羅山等地新茶產量會很快恢復到戰前水平外,桐柏山里還有很多不適宜開墾糧田的坡崗可以用來種茶。
此外,羅山以東的光山、潢川等地臨近淮陽山北坡的坡崗丘陵,都是淮南有名的產茶區;隨著九里關以東的防御日益完善,楚山直接控制的炒茶年產量,會很快恢復到三萬擔左右。
即便隨著沖飲法的普及,三萬擔炒茶猶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但恰好可以稍稍提高茶價。
楚山所直接轄管的地域非常有限,養軍卻靡費極巨,好不容易有大宗商品能獨占,史軫的目光當然不會局限于一時之利。
史軫抵達襄陽,正將鄭屠以及魏成隆等鋪院主事召集過來了解鋪院經營情況,晉龍泉登門拜訪。
晉龍泉送上回禮也沒有多作逗留,更沒有單獨與史軫接觸,而是夜深人靜之時,找到由頭走出晉府,走進東城一棟秘密據點,再次見到史軫。
“趙范日前不僅過來見晉莊臣,我聽說他到襄陽這兩天可沒有少走動!”晉龍泉將趙范拜訪晉莊成諸多細節,稟于史軫,“侯爺堅決反對南遷之事,原本應是機密,都無奏章呈入宮中,但晉玉柱與諸家公子交游,已有議論傳開,我起初也沒有想到鄭家會在這件事情里如此賣力……”
“鄭家不想守河洛了!”史軫拍著腦袋,大覺頭痛的說道。
“怎么說?”鄭屠疑惑不解的問道,“侯爺不是早就在陛下跟前建議說,河洛有可能不守,要襄陽早作準備。鄭家要是在河洛支撐不住,不想守了,陛下也不會過分為難他們吧?”
“不一樣的,”史軫說道,“陛下駐蹕襄陽,鄭家不想守河洛,也只能學楚山,將兵馬撤入伏牛山、熊耳山之中,與虜兵堅持作戰,楚山以南沒有鄭家撤離的位置——這不是鄭家所想要得到的。不過,陛下南遷了,左右宣武軍都將隨陛下南下,那襄陽、南陽留出來的空當,需要有一員大將及數萬戰兵鎮守,你們說這個位置會是誰去填?周鶴這些人總歸不會屬于楚山行營的防區一下子就將南陽、襄陽都囊括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