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將計
除了徐懷兼領楚山行營左軍統制外,另提撥戰功卓著、名望僅次于徐懷的徐武磧,出任楚山行營右軍統制。
楚山行營除了右軍繼續駐守現有的防線外,新增編的左軍則去接替右驍勝軍,接掌舞陽、葉縣及襄城等城寨的防務。
右驍勝軍此前駐守舞陽等城寨,一年約一百五十萬貫錢糧的開支,自然也是轉由楚山行營接收。
楚山行營接受中樞轉運的錢糧,從每年一百萬貫提高到二百五十萬貫,其實還是相當低的。
淮王府軍守淮河中下游,從淮東、淮西兩路征用錢糧,以養十萬兵馬,還屢次加征,其所耗錢糧,可以說是楚山的四五倍。
而在高峻陽、顧繼遷兩路兵馬退到渭南之后,從川峽四路所轉輸的錢糧,也由最初的六百萬貫,提升到一千萬貫。
戰爭最終比拼的還是錢糧、人馬的消耗,誰能更大規模、更為有效的組織人馬、錢糧,則必然將最終占據優勢、獲得勝利。
左右神武軍第一步先從黃河北岸的平陸撤出,沿洛北、黃河沿岸部署防御,組織河洛民眾往南疏散。
與原初計劃不同的是,左右神武軍南撤南陽之后,將兼守商州以及洛水上游的洛南、盧氏等地,第一時間需要緊急開辟洛南與盧氏之間的棧道。
大量的河洛民眾也可以先撤入盧氏,既保證開辟棧道的青壯勞力不足,在棧道開辟出來后,大量民眾也可以經洛水上游撤入商州,經商州往川峽、荊湖疏散。
左右神武軍主力一旦從河洛撤出,僅據守南部山地,渭南、淮上防線都將意味著失去對虜兵最大的側翼牽制,顧繼遷、高峻陽兩部人馬則要立刻著手在秦嶺北坡,在子午道、陳倉道等連接川陜的主要蜀道北口擇險地增筑堅堡,最終依托這些堅城險壘,依托川峽四路的人馬、糧秣支援,將虜兵封堵于秦嶺以北。
完成這些部署差不多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之后建繼帝才會正式南遷建鄴,左右神武軍撤入南陽休整……
這一次,在周鶴等人的勸諫下,建繼帝也終于點頭答應同時迎鄭懷忠、顧繼遷、高峻陽三人之女為妃,并選顧蕃之女為淮王妃。
帝室迎娶統兵將臣之女為妃嬪,以及帝家女尚將門子弟為妻,也是大越百余年來的傳統;只是建繼帝身邊只有纓云一個女兒,舍不得早早嫁出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