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匠師
即便如此,摩黎忽猶擔心岳海樓麾下的兵馬,哪怕集結規模乃是楚山在滍水-汝水北岸人馬的兩到三倍,形成以眾凌寡之勢,猶不能輕松將楚山兵馬從滍水-汝水北岸逐走!
岳海樓就是希望摩黎忽能這么想,要不然急吼吼將他從太原找回來干嗎?
岳海樓一直以來都督促諸部汰弱留強、勤加操練,也盡可能給經歷過苦戰、作戰意志堅韌的兵馬傾斜更多的糧秣,補充更多的戰馬及精良兵甲。
特別之前與楚山鏖戰數月,令岳海樓更深刻的看到,其部對付大越抵抗意志薄弱、疏于操練的守軍之時無往不利,將卒也相當武勇,厚賞之下悍不畏死、敢沖鋒陷陣者不在少數,相比裝備精良、作戰更英勇、更擅長配合結陣作戰的楚山兵卒,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然而岳海樓及麾下諸將即便都意識到差距的存在,但他率六萬兵馬占據許陳潁三州之時所得都是殘地,潁水以南,十室九空,潁水以北,也就剩十之三四,短短一年多時間,生產都還沒有恢復過半,六萬兵馬補給都極勉強,他又能往精銳能力之師傾斜多少資源?
岳海樓麾下目前真正能談得上精銳的,僅有萬余眾,但也不可能都集中到黑石溝來。
除開之外,就是摩黎忽所部。
赤扈騎兵野戰無敵,但拙于攻堅。
以往縱橫馳騁草原,所遭遇到少量城寨需要攻克,都是臨時抽調下馬作戰;平滅契丹時,才正式從早期附隨近諸蕃勢力抽調精銳步甲,但規模還是有限。
從燕薊、云朔南下,每逢攻城拔寨,主要是驅使降附兵馬去做,赤扈騎兵更多是負責外圍的切割、攔截。
而到這此,赤扈人不僅要考慮撕開南朝據秦嶺、淮河山水之險建立起來的堅固防線,更要考慮在已經占領的絕大部分地區建立正式的統治,他們發現還是不能完全信任、依賴以漢軍為主的降附軍。
因此今年春后,鎮南宗王府及平燕宗王府都相繼推動諸蕃部騎兵步卒化。
摩黎忽最初率五千騎兵增援岳海樓,之前一戰也是損兵折將千余眾,但戰后從諸蕃部征調健銳,兵力擴編到六千余眾,其中超過一半人馬都勤加操練步甲作戰。
而這些人馬是直接隸屬于鎮南宗王府的,所需鎧甲、兵械則由鎮南宗王府從太原等地調拔,戰斗力非岳海樓麾下精銳能及。
岳海樓不僅希望摩黎忽能率騎兵,掩護戰場的側翼,更希望他能調動麾下三千諸蕃步甲參與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