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
潁水從西往東而來,于西華城西折往東南;蔡河從北往南而下,于西華城北也往東南方向稍稍偏折。
兩條河流最終在西華城東南三十五六里外的宛丘城西平野|合流,也由此在西華縣境內形成一個極為狹仄的銳角,仿佛西華城的護城河,但同時也將西華與陳州治宛丘等城池分割開來,僅在西北方向留下不到二十里寬的缺口。
楚山水軍控制住蔡河入潁水河口及附近的水道,在徐懷率潛襲兵馬南撤到西華縣境內,實際上已經對西華城形成合圍。
雖說外圍聚集的敵軍多達四五萬之眾,但主要兵馬都被蔡河、潁水阻隔在外圍無法接援西華城。
西華城在西北方向雖然還有二十里寬的缺口可以進入,但敵軍在這個方向卻僅有摩黎忽所率的兩千余騎襲擾兵馬,也無力阻撓楚山精銳兵馬|強攻西華城。
然而叫徐心庵困惑的是,攻陷西華城對進一步迷惑岳海樓等將能發揮什么作用。
徐懷瞇眼眺望如血涂抹天空的夕陽,淡淡說道:“西華,乃大越之睢陽也!”
徐武江、王舉、周景、徐心庵等將聽徐懷此言,皆是一震。
笨拙抓住韁繩坐在馬背的牛二,一臉懵逼的問道:“睢陽,什么睢陽,說西華是睢陽,岳海樓那狗東西就能被我們騙住?天下有這種便宜事?”
徐懷微微一笑,看向身旁剛才唱《秦王破陣樂》的中年書吏,問道:“老韓,你可會唱張巡的《守睢陽作》?”
中年書吏稍作沉吟,手輕輕拍打鞍座,用嘶啞的嗓音蒼涼唱起來: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蘇蕈自幼好武,但除了刀弓嫻熟外,幼時也被他老子蘇老常逼著讀了很多書史詩詞,在一旁給牛二解釋道:
“前唐安史叛亂,曾有賊軍十數萬圍睢陽城,名臣張巡、許遠率九千兵眾死守睢陽經年,以孤城障蔽江、淮,城雖陷而大奪賊志——史書謂張巡乃前唐中流砥柱,挽狂瀾于既倒之人也。節帥的意思,是要將西華攻陷下來當作大越的睢陽城死守,不愁岳海樓不上當!”
“死守就要有背水相戰的決心!”徐懷神色肅然說道,“除兩千匹戰馬予以保留外,駝馬等牲口就地宰殺以為儲糧——除水軍控制河道外,其他兵馬及歸義將卒家卒皆登岸結營,除必要戰船外,其他舟橋悉數鑿沉,以塞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