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鎖城
一方面他們距離臨潁城還較遠,固守原地不動,外圍被數千虜騎團團包圍,臨潁城的東面、北面以及南面都將留出很大的空隙,叫潁水沿岸的敵軍快速撤入臨潁城。
另一方面,左右宣武軍以及楚山從小雀崗出發的兵馬,其中先行的騎兵部隊,野戰能力較弱,在行軍途中很難抵擋赤扈精銳騎兵迎面掩襲。
因此徐懷需要指揮兵馬,進一步往臨潁城方向推進,同時也是要最大限度的將虜騎主力都吸引在潁臨城的東北側,使其沒有辦法分兵去攔截、突襲其他諸路往臨潁會合過來的人馬。
天光大亮時,唐盤率領四千騎兵抵達臨潁。
這四千騎兵也可以說是楚山最后不多的騎兵家底,野戰能力以及兵甲裝備,卻還是要比侍衛親兵營略差一截。???.
唐盤率部從小雀山北進,距離臨潁城還有近二十里時停了下來,待到黎明時分天光微亮才重新出發,還是迂回到臨潁東北側先趕來與徐懷會合;主要也是盡可能避免與虜騎精銳直接在荒野間接戰。
這四千騎兵在小雀崗北岸大營養精蓄銳月余,四五十里的夜行軍根本談不上多辛苦,會合后就分批從左右兩翼,依托甲卒陣列投入激烈的戰斗之中。
與此同時,殷鵬、韓奇率領三千馬步兵也是從荒野間跋涉而過,成功抵達臨潁外圍。
馬步兵縱馬作戰的能力更差,但將卒裝備大盾長矛步弓,身穿堅甲,用牛馬拖拽大量的戰車而行,六千馬步兵在臨潁以東、以南約十一二里處下馬結陣,依托堅密的步卒陣陣,緩緩的往臨潁城下進逼過來……
…………
…………
許昌城南的潁水,相比較下游要淺窄許多。
為防止浮橋受到攻擊,許昌守軍在浮橋下游的河道里打下大量的木樁,纏以鐵索、麻繩,同時還砍伐大量的巨木系于兩岸。
楚山水軍戰船逆流而來,守軍最先砍斷繩索,放巨木往下流沖去。
雖說此時的潁水水流緩慢,但數百根巨木順著水流飄蕩而下,中間還有一些竹筏、木筏載以點燃的柴草,擠滿河道,還是給楚山水軍造成極大的妨礙。
不過,摧毀浮橋,截斷西線敵軍與北岸許昌的聯絡,乃是楚山水軍最為核心的作戰任務。
十數艘赤馬舟居前,將卒赤足踩在船幫上,即便有將卒被羽箭射中,也無所畏懼,用長篙及槍矛抵住順流飄來的巨木,或直接用鉤槍將熊熊燃燒的木筏搭住。
槳手赤裸著胸膛,奮力槳水行船,將鉤住的木筏、巨木往兩邊的河灘拖去,給后方的大翼船、蒙沖清理出進攻的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