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
“竟使汪伯潛執掌禁軍兵務,朝廷就挑不到能看上眼的人了嗎?”柳瓊兒詫異問道。
赤扈人二次南侵之前,朝中僅有同知樞密院事柳仁茂等極少數大臣堅決主戰,王戚庸當時下野居家,汪伯潛、梁福仲、嚴時雍等主和派大臣控制朝堂。
他們妄想著能與赤扈人談成和議然后劃河而治。
他們非但沒有積極備戰,甚至還擔心勤王|兵馬蜂擁而至會激怒赤扈人,慫恿天宣帝傳詔嚴禁諸路勤王|兵馬進京增援。
之后,汪伯潛、梁福仲、嚴時雍等人還親自渡過黃河,游說黃河北岸的諸城守軍向赤扈人獻城投降。
在梁福仲為憤怒的衛州守軍射殺之后,汪伯潛、嚴時雍等人倉皇逃到淮王趙觀身邊,從而得以躲過汴梁淪陷之劫。
柳瓊兒難以想象朝廷竟然最后會選用汪伯潛頂替文橫岳執掌御營使軍務。
“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史軫嘆了一口氣說道,“遷都建鄴,除了操練水軍,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沿江北岸廬揚等地的防御,加密淮南兩路的防御縱深。而淮南、江南除了唇齒相依、隔江相望外,江淮二十萬兵馬,淮王府軍占了一半,如果淮王府軍一直都聽調不聽宣,也始終不是那么一回事。朝廷真正想要淮王府放下戒心,使江淮軍政歸于一統,僅僅將汪伯潛調到建鄴接掌御營司提點軍務還遠遠不夠呢……”
徐懷拄刀看著淺溪清流,伸手撓了撓腮幫子,說道:“陛下有陛下的難處,我們也幫不上什么忙,還是專心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吧。”
建繼帝接下來想要使淮南兩路融入朝廷的管轄之下,使淮南防線融入朝廷的統一軍政體系之中,這遠非簡單一紙詔書將淮王趙觀召回建鄴就行的。
想要淮王趙觀心甘情愿的、放心大膽的前往建鄴,說白了得讓淮王趙觀覺得他這個皇太弟是實實在在的地位穩固,最為直接的辦法就是讓朝中有淮王府一系勢力存在,且還不能太過弱小。
汪伯潛接替文橫岳出領御營司提點軍務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建繼帝還會在朝中大規模的任用淮王府一系的將臣,直到最后將淮王趙觀召回建鄴居住。
“雖說能理解陛下有時候必須做出一些妥協與讓步,但許蔚、文橫岳赴任地方,僅樞相、朱郎君以及錢郎君等留在朝堂已經夠勢單力薄了——后續再大舉將淮王府一系的軟蛋將臣陸續召往建鄴出任要職,情形可更是不堪了啊,”柳瓊兒蹙著秀眉說道,“這次陛下能力排眾議、御駕親征,還以為陛下有英明神武之姿,能叫往后的事情簡單起來——現在看來,還是我想太簡單了。”
“說難,汴梁是怎么淪陷的,大家都看在眼底,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反過來說,‘三尺之冰、亦非一夕能解’啊,”徐懷站起來舒展臂膀,笑道,“但要說簡單,虜兵不是到這時候也非能踏進淮上半步?一步一步來吧……”
汝潁會戰結束已經過去兩個月了,汝潁等溪河也于上元節前后相繼解凍。
不需要等到雨季,解凍之后的河淮大地,本身就吸附大量的冰雪融水,牲口、戰馬踩踏過去,就會變得泥濘不堪;潁水、滍水、澧水等主要河流,不借助舟橋,也很難直接涉水泅渡。
這種情況下,于汝水沿岸襲擾的虜騎也都紛紛撤回潁水以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