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擊
王憲率領三百馬步兵,馳至楊耀宗所率領的前鋒甲卒前側,直接在戰場放棄充當腳力的馱馬,組成楔形攻擊陣列,以重盾居前,先行往楊祁業率孤軍苦苦支撐的正面戰場推進。
正面戰場上的河洛敵軍,以色目甲卒以及追隨曹師雄多年的朔州漢軍精銳為主,這些敵卒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他們在正面戰場形成內外兩層陣列:
內圈以少量精銳將楊祁業所部孤軍困住,令其難以突圍,并不斷用弓弩射殺、消耗楊祁業身邊所剩不多的左驍勝軍精銳;外圈則以一支支百人隊為單位,組成嚴密的防御陣型。
夜色是那樣的明亮,百人隊列之間的草木都清晰能見,彼此就能很好的援應作戰,同時其陣列之中還部署偏廂車、盾車、弩車等少量戰械——汝陽陷落太快,河洛敵軍從紫邏口、廣成澤的大營出兵西進也較為倉促——即便楚山右軍精銳俱至,倉促間想要撕開敵軍如此嚴密的防御陣列,也非易事。
不過,從整個戰場上,楚山軍與左驍勝軍依舊是楔形陣布局。
只不過此時組成楔形陣三角前端的乃是王憲所率三百甲卒,也最先與正面戰場的敵軍接戰。
布陣嚴密的敵軍確實很難撕開,雙方就像兩根撞城巨木狠狠的撞在一起,發現誰都不能將對方撼動:
雙方最前端兵卒都以裝備重盾為主,身強體壯的將卒嘶聲咆哮,拼盡全力用肩膀頂住重盾去擠壓對方;長矛大戟從縫隙艱難的尋找進攻機刺擊,長刀揮斬,重重擊打在盾牌或鎧甲,刃口崩裂而難傷對方分毫;如蝗箭雨從后方拋射而出,往對方陣中覆蓋過去,但大部分都落在空處,或叮叮當當擊在彼此的鐵胄或鎧甲之上被彈落。
也無暇點燃火油罐投擲對方,雙方廝殺是如此的緊密,人貼著人、肉挨著肉,誰也不清楚引發大火后,會朝哪個方向蔓延;全身被火油澆透引火的兵卒,撲向對方陣列,所引發的混亂與傷亡,可能要遠遠超過火油罐所造成的傷害。
進入戰場的左驍勝軍,側翼無比脆弱,但被選鋒軍甲騎保護?。粵]有堅實的前鋒線,也很難直接從正面撕開對方堅實的步陣,但他們實際充當的是整個楔形陣的側鋒部分。
一隊隊滿心悲憤、只恨不能戰死沙場的左驍勝軍,完全不顧死傷的從楔形陣的側鋒線突前殺出,就像一支支復仇的利箭,不斷的以絕死之意志,鑿擊敵軍相對薄弱的側翼。
這其實完整契合了楔形陣戰術的精髓。
楔形陣看似尖端部位攻擊力最強,但也恰是如此,楔形陣推進,會將敵軍的注意力、更多的敵軍精銳以及有限的戰械都吸引到前端所指的接戰點,從而使其兩側陣列變得薄弱。
側鋒線上的兵馬,接敵時距離敵陣較遠,能有效避開敵軍弓弩、擲矛的威脅,即便陣形散亂,體力消耗過劇,韌性不足,暫時也不會淪為致命的弱點。
當前端接敵受阻,側鋒線上的兵馬一隊隊開始突前沖陣廝殺,即便不能一下子就犀利的撕開敵陣,也會有足夠的空間往兩側撤出,找地方重新進行集結,而不用擔心會反過來沖亂己陣。
不得不承認敵軍非常的頑強,大量由色目騎兵改習步戰的甲卒,作戰也極其兇烈勇猛,但問題是能抵擋住多少次左驍勝軍從側鋒線一次接一次、不計一切代價發起的突擊沖鋒?
當敵軍左翼陣列出現松動,徐懷則從選鋒軍組織兩隊重裝騎兵,協同左驍勝軍健銳同時發動突擊,徹底的將敵陣撕裂開來,馬槊、長矛無情的往散亂敵卒身上斬劈、捅刺而去,將一個接一個的敵卒無情的斬殺在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