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
韓圭也贊同史軫的猜測,說道:“陛下是不是如此想,我們只能猜測,畢竟這種事不能落諸筆端的!”
徐懷閉眼想了片晌,睜開眼,看向楊祁業說道:“陛下運籌于建鄴,我們即便一時難以理解,也當奉旨行事……”
有時候事情可能比想象中還要簡單。
楚山此時是可以“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拒絕朝廷將左驍勝軍調往襄陽休整,但隨之而來,鄭懷忠必然也會找尋種種借口,拒絕緊急出兵淮南參戰。
朝廷將左驍勝軍調到襄陽休整,這一步極其非常的微妙:
一方面這可以說是限制楚山實力擴張太快,可以說淮上及汝州在朝廷整個防御布局上的地位進一步下降。
這應該是周鶴、高純年以及顧藩等人所極力推動的事,建繼帝需要向他們做一些妥協。
另一方面左驍勝軍調往襄陽,實際上是將鄭懷忠所坐鎮、駐守的南陽,放到左驍勝軍與楚山軍南北夾峙的微妙形勢之中。
倘若朝廷在淮南戰場上遭受重挫,不能成功解壽春之圍,肯定是沒有能力去動鄭懷忠的,甚至還要加倍籠絡,但倘若朝廷在淮南戰場僥幸獲勝,鄭懷忠就需要認真的想一想,朝廷到時候要追究他抗旨不遵、拒絕出兵的罪名,他還有多少掙扎的余地。
這或許是建繼帝得知楊麟死訊之后,悲痛與震怒之下,展露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