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奪寨
臨到最后,周鶴索性將指揮兵馬護送一事都交給胡楷去安排。
胡楷則建議將密詔封匣,由內侍省、中書門下省各遣一人與鄭屠共同監管,由御營使司點檢一隊騎兵護送,直至送到靖勝侯徐懷手中不出一點紕漏。
…………
…………
救治沒有起色,不可能所有大臣都在福寧宮干等;又由于密詔這一變數的存在,也決定了沒有誰愿意出頭倡議淮王監國。
淮王府一系的大臣,還是需要避嫌,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下瞎倡議,不然太容易被抓把柄了。
最終商議了許久,群臣決定嚴格封管建繼帝病危之事,暫由周鶴、胡楷、淮王趙觀三人統領群臣議決國政,等再救治一段時間看有無起色再議其他。
“密詔所書何事,確定宮中沒有一人看到只言片語,喬繼恩也沒有瞧見什么?”
回到淮王府,趙觀神色陰戾的盯著一名中年宦臣問道。
“昨日午前,陛下是清醒過來了,但衰弱不堪,又吐血不止,當時大家都手忙腳亂的圍著太醫,又傳詔周相、胡相進宮。當時應該僅有纓云公主伺候在陛下身邊,即便是鄭貴妃也被遣開,密詔最后還是由纓云公主用璽之后收入袖中——除纓云公主外,確實沒有看見密詔寫了什么,但聽福寧宮伺候的小宦說,密詔寫到最后,陛下已無力握筆摔倒下來……”
“汪公,你覺得密詔有可能寫下什么?”趙觀蹙緊眉頭,看向樞密副使汪伯彥問道。
“密詔除了纓云公主見過,其他人都未見只言片語,只知有這么一道密詔存在——其實密詔里面到底寫了什么,已經不重要了!”汪伯彥說道。
淮王趙觀臉色越發陰沉。
密詔是可以偽造的,建繼帝的筆跡也是可以模仿的。
群臣只知道有這封密詔存在,卻不知道里面寫有什么內容,倘若徐懷最后拿出一封偽造、內容全非建繼帝所寫的密詔示人,恐怕連纓云公主她都沒有辦法指認是假。
更為關鍵的,除了淮王趙觀之外,鄭貴妃新誕下皇子,而皇子背后是鄭懷忠、鄭聰父子,是淮南東路(淮東大營)八萬精銳,徐懷倘若持密詔與鄭家聯手擁立幼帝,淮王府真有與之抗衡的實力嗎?
到時候朝中士臣或許會站到他這一邊,但是執掌西秦大營、東川大營的高峻陽、顧繼遷以及禁軍三將張辛、劉衍、鄧珪會做怎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