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迂回
很顯然以樞密副使汪伯潛為首的淮王府人馬,在這封征調令里還是留了一手,說明淮王趙觀登基在即也并沒有忘乎所以。
不過,徐懷最終所需要的,也就這樣的一封征調令詔。
與淮王趙觀及周鶴、高純年等人在紫宸殿辭行之后,徐懷就直接趁著日暮直接馳出大梁門,趕往龍藏浦河口。
而在龍藏浦河口,選鋒軍千余驍騎也已經做出連夜開拔的準備。
大殮之禮剛畢,朱沆、王番都無法脫身,只能是朱桐、盧雄、王孔等人出城給徐懷送行——他們趕到龍藏浦河口,看到這邊已經做好開拔的準備,都有些驚訝。
“你連日勞累,不等到明日再動身?”朱桐疑惑的問道。
“軍機瞬息萬變,早一日遲一日區別極大……”徐懷淡淡說道。
虜帝在征討黨項途中遇刺身亡,鎮南宗王兀魯烈、平燕宗王屠哥率嫡系兵馬北還爭位,使得岳海樓、曹師雄等降附兵馬不得不在河淮、河洛及關陜一帶收縮防線——在這種情況下,大越完全有能力抽調精銳兵馬平定洞荊亂事。
如果不出意外,與赤扈人暗通的孫彥舟、胡蕩舟等賊將可能已經得到岳海樓或曹師雄的授意,在跟葛伯奕秘密談判招撫之事了。
目前一方面應該是還沒有談妥最終的招撫條件,另一方面葛伯奕想獨占其功,才沒有將這事知會朝中。
荊湖南路制置司嚴格封鎖消息,當然也不可能單獨知會淮王府其事。
要不然的話,壓根不會有這么一封征調令出爐了。
不過,在淮王及樞密院準許楚山在南蔡征編兵馬參與對洞荊匪軍進剿的消息傳到岳州之后,葛伯奕必然會第一時間派人趕到建鄴進行勸阻。
荊湖南路制置司所在的岳州,相距建鄴約一千五百里,信使單程馳騁僅需要四到六天。
也就是說徐懷必須第一時間趕到南蔡,趕到南蔡也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對所列兵馬的征編、動員,然后開拔到復州、荊州境內,叫朝中沒有收回征調令的機會。
也只有率兵馬進入復州、荊州境內之后,接下來朝中無論對洞荊匪軍決定進行進剿作戰,還是進行招撫、招安,至少明面上沒有辦法或者借口,將楚山踢到一邊了。
到時候就算葛伯奕在淮王的全力支持下,執意要對洞荊匪軍進行招撫,楚山精銳覬覦一側,沒有徐懷的點頭與首肯,又或者說楚山沒有得到足夠的好處,孫彥舟、胡蕩舟等賊軍敢輕易放下武器投降嗎?
反過來,葛伯奕執意要剿滅洞荊匪軍,以蔣昂為首的東洲寨勢力,向楚山繳械投降,在明面上誰又能反對或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