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南陽
“經年勞累,積疲難返,近日來身體多有不適,或已無力承擔長史之任……”史軫走過去說道。
“你說什么,把事情搞這么大,現在就要摞挑子?”徐懷轉過身來,瞪眼看著史軫問道,“我心情不爽,與你無關,你只是幫我做了一個艱難決定罷了!陛下已逝,而胡虜鐵蹄卻未遠去,想做忠臣良子,也得看這老天給不給我機會……”
“是,是,史軫唐突了!”史軫忙收回剛才請辭的話,說道。
徐懷沒有心情再研究作戰計劃,從小門走往衙堂后的起居書齋,將堪輿圖丟給史軫、周景等人……
…………
…………
十數日過去,由于建鄴城里沒有源源不斷的冰塊提供,建繼帝的棺槨提早從紫宸殿轉往殯宮停靈,但朝喪還有十日才結束。
淮王還沒有正式登基,也不急于搬入皇宮,但日常已經坐進垂拱殿署理國政;中樞諸部監司也在周鶴、胡楷等人的率領下,圍繞淮王進行運轉起來。
淮王沒有想著調整宰執人選,短時間內他也不打算輕舉妄動。
目前顧藩、汪伯潛二人在政事堂、樞密院都占有一席之地,已經能保證兩府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監控之下;建鄴城里最大的變動乃是淮王府三千甲卒編入京畿禁軍,全面接管皇宮及兩府的宿衛諸事,除此之外就是淮王府內侍許德海等人入職內侍監,將喬繼恩等舊人高高架起,全面接手宮廷事務。
即便如此,淮王趙觀心里也深知,此時還遠遠談不上大局在握。
“從寧慈自南陽送來的信函看,徐懷于政事堂緝拿鄭懷忠、鄭聰父子之后,請求統兵進剿洞荊,乃是早有預謀之事,其圖不小啊……”
垂拱殿前的銀杏,葉片正漸次金黃,也將殿內遮掩得昏暗,午后殿中早早便點燃燈燭照明,一名身穿緋衣官袍的中年人站在龍案之前,拱手進言道。
汪伯潛、顧藩坐于一旁御賜的繡墩上,沒有作聲,聽著葛伯奕的長女婿魏楚鈞抽絲剝繭般將楚山圖謀一一剖析出來。
第一次北征伐燕天雄軍近乎潰滅,以葛懷聰為首,差不多有上百葛氏子弟喪命此役或戰后被清算,但百年將門的底蘊卻并不那么容易被摧垮。
葛伯奕蟄伏京畿,追隨淮王前往魏州督戰,葛氏除了以葛鈺、葛琛、葛騰等一批年輕子弟崛起外,之前為葛家所忽視的長女婿魏楚鈞等人也發揮不容忽視的作用。
這才使得淮王府一脈,葛氏并不屈居于韓時良一系之下。
葛伯奕前往荊湖南路出任制置使,除了第三代核心子弟之一的葛琛統兵五千精銳相隨外,魏楚鈞也以參議官的身份同行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