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司戶城
另一方面他們也很清楚,普通族眾都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窮山惡水限制了他們的步伐,絕大部分族人封閉而保守——部族首領即便不暗中阻撓,老實巴交的族人也很少直接跟漢人打交道,更不要說接受司戶廳的雇傭了。
再者,羌寨之外稍為平坦的地方,要么建了屋舍,要么開墾成梯田坡地耕種,司戶廳真想要找塊地方建造衙署,總也得商議著處理不是?
在喬冠元等人看來,就算不暗中阻撓,只要他們不那么積極配合,司戶廳公廨也不知道要上拖幾年才有可能建成,更不要說后期的施政了。
他們覺得有這么長的一段時間進行緩沖,足夠慢慢的觀望形勢了。
初步見面,還算得上賓主皆歡,喬冠元當晚也在寨子里騰出一棟院子,作為朱芝等人的暫居之所。
…………
…………
松林溪右岸稍微平坦一些的地方都為羌民所占,或建屋舍、或開墾耕種,朱芝直接到左岸,也就是松林溪河口以東,指定一處臨水高地作為司戶廳的建造之所。
這處高地極為狹仄,東北方向山嵴陡峭,有一道斜坡往北,可通往松林溪左岸的野渡,但往東臨大渡水皆險坡懸崖,坡崖之下就是洶涌的河流——
這么一處地方無人居住,也無人耕種,朱芝要用來建造司戶廳公廨,喬冠元等部族首領自然沒有意見,甚至大方將左右一大片陡坡都劃給朱芝隨意使用。
他們就渴望朱芝在這處險地多吃點苦頭,拖延幾年,甚至最終建不成司戶廳,才皆大歡喜。
李且都有些不迫及待的想派人回嘉州城給錢云書通風報信,但他與喬冠元所想不到的是,此地卻是蘇求承等人早就精心挑選過的。
九黎鎮于瀕臨大渡水、松林溪交匯的地方,地形都是從兩翼往河道傾斜,而且越靠近河道,坡度越是平緩。
現在是汛季尾聲,大片的緩坡被上漲的河水淹沒,形成九黎鎮附近寬逾數里的開闊水面。
不過,在汛季過后,進入枯水季,大渡水九黎鎮流段,河道大約就會縮窄到不到二十丈,大片的坡地就會露出水面。
司戶廳所在的方位,南側約有七八百步長、三四百步寬的石坡在汛季過后會退出水面。
這座石坡的地勢也并不低,汛季最多也就淹于水面之下不到一丈的樣子,此時甚至還有一小截露出水面,宛如湍流中的石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