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猜忌
事實上中路對峙汝蔡兩年以來,赤扈人也只是在接近汝蔡防線的邊緣修建塢壘城寨,形成新的防線,從來都沒能直接出兵將襄城、召陵亦或汝陽哪座城寨圍困起來,斷絕增援后慢慢攻打——在汝蔡防線上,像襄城、召陵這些重點支撐城池,與后方的聯系絕大多數時候都能保持進出通暢,保證物資與人馬的暢通運入。
鄧珪、韓時良、葛鈺等部兵馬,也許相比京襄軍有所不足,但也絕不容小視。胡虜即便仗著優勢兵力短時間圍困潢川、壽春等城,也難以猝然陷之,而時間一長,朝廷自然能組織援兵北上,或使京襄軍東進……
這事實上將是第一次淮南會戰的翻版,此時的大越也有能力組織第二次淮南會戰。
而歸德軍雖說都是招附流寇而得,軍心很不穩定,但胡楷相信,只要不被迫上絕路,歸德軍將卒對朝廷再沒有歸屬感,絕大多數人也不可能甘愿去做赤扈人的走狗。
所以將歸德軍調到廬州,作為二線增援兵馬使用,胡楷覺得還是沒有問題的——將歸德軍放在第一線守御潢川,一旦被優勢虜兵圍困,胡楷則難以想象他們會有多強的韌性堅守到援兵趕到。
奈何胡楷的主張并沒有被紹隆帝采納,甚至還因為固執己見觸怒紹隆帝,最終被下旨擄奪樞密使之職,外放廣南西路橫州任事。
朱沆沒想到陛下這個節骨眼上將胡楷外放不說,竟然還要將劉衍調歸朝中擔任樞密副使,使能力、威望皆有不足的許璞執掌右驍勝軍。
不采納胡楷的主張,第一道防線在潢川就有漏洞令人擔憂,此時又調整淮西第二道防線的實際主將,叫朱沆如何不急?
朱沆當即就想去找胡楷,一起勸諫陛下收回成命。
“朱公,”錢擇瑞急忙拽住朱沆的衣袖,說道,“陛下因何外放樞相,你還不明白嗎?樞相已被勒令限期出京南下,你我此時去找樞相說這事,不是將樞相往死里逼嗎?”
朱沆像木偶人一般站在那里。
他當然知道胡楷被貶,根本還是陛下猜疑胡楷力爭調劉衍出鎮光州是與京襄暗中勾結,因此叫劉衍也受到猜疑,才會被調入京中任樞密副使——他惶急之下,真要拉胡楷進宮叩請陛下收回成命,會導致怎樣的后果?
再者,樞密副使亦在宰執之列,當世罕有武將能走到樞密副使、樞密使的高位,陛下召劉衍進京任樞密副使,又怎能直白的去說這是對劉衍的猜忌?
當然,錢擇瑞拽住朱沆,還有一層想法,那就是在他看來,許璞到底是久歷戰陣、也立下彪炳戰功的宿將,即便他近年來跟汪、楊等人靠攏,卻不代表他統兵作戰的能耐就差了。
就像韓時良、葛鈺等人,他們都是追隨紹隆帝崛起的淮王府系將帥,即便戰功尚不及京襄諸將耀眼,但他們也是有資格列入自立朝以來名將、良將之列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