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軍事指揮學堂
“這次漏洞大了!”
史軫見到徐懷的第一句話,與韓圭看到告函的反應一樣,認為胡楷、劉衍二人調動的負面影響太大,皺著眉頭說道,
“看來赤扈人二月初干脆利落的撤軍,對宮里那位觸動太大了!”
因為洞悉京襄全新指揮體系的妙處,史軫、韓圭他們就更清醒的認識到當世傳統的指揮結構為何那么忌諱臨陣換將?
許璞作為右驍勝軍一員宿將,對右驍勝軍及廬州的防務不可能不熟悉,但他能不能在赤扈人今年秋冬發動東路攻勢之前,真正的掌握右驍勝軍,劉衍留在右驍勝軍的部將以及資歷等方面與許璞相當的解忠、梁文江二將,會不會與許璞產生裂痕,又或者許璞能不能耐住性子調和好與諸嫡系將領的關系,都是此時不可預知的事情。
除了右驍勝軍與廬州防務外,紹隆帝登基之后,為了掌控朝堂,還將包括張辛、梁師望、余珙、余整、凌堅等人在內的一干將領,從京畿禁軍及建鄴水軍清理出去。
而在淮王府系將領執掌京襄禁軍及建鄴水軍之后,又將張辛等人提拔起來的軍將武吏清理了一遍——這使得廬州以上,朝廷在建鄴及沿江地區雖然還部署五萬多水步軍,原本就算不上太強的戰斗力相比第一次淮南會戰之時,不僅沒有得到加強,甚至還被削弱了。
當然,更關鍵的還是胡楷被逐出朝堂。
自建繼帝襄陽登基即位以來,樞密院就一直是胡楷主持——兵馬調遣及防務部署上,胡楷不僅是最熟悉的,同時也是威望最高的。
第一次淮南會戰能順利將虜兵趕回淮河以北,離不開諸部兵馬的奮勇拼殺,也不離開胡楷以樞密使對諸部兵馬的調動與部署。
就當時而言,不要說荊湖、江東等地的援軍以及鄧珪、張辛、凌堅等人統領的左右宣武軍及建鄴水軍,就算是統領神武軍增援淮南的鄭懷忠、鄭聰父子,對胡楷也是言聽計從的。
倘若今年秋后,赤扈人再度從東路發起渡淮攻勢,汪伯潛能替代胡楷調動諸部兵馬增援淮西嗎?
又或者說到時候紹隆帝能放心讓劉衍以樞密副使的身份,北上督戰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