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
雖說第二次淮南會戰,軍民總的損失極其慘重,但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一役所代表的巨大轉折意義。
在此之前,哪怕是第二次淮南會戰之前,京襄在中路與三十萬虜兵對峙兩年,最后也是虜兵主力見強啃不下主動撤退的,京襄到最后亦無力展開大規模的反擊,并沒有取得一次性殲滅、俘虜敵軍近四萬的驕人戰果。
更不要說第一次淮南會戰,在付出巨大的犧牲之后,主要也是靠天氣將虜兵逼退。
汝潁會戰雖說戰果更大一些,但汝潁會戰更多是借助泛濫的洪水,對敵軍進行切割,在局部戰場形成以眾擊寡的局面。
而第二次淮南會戰,到最后的階段,他們幾乎是將近四萬虜兵摁在淠水河口的爛泥地往死里打,而且也是純粹憑借軍事力量將北岸虜兵隔絕開來,從頭到尾北岸虜兵都沒能提供增援,而從頭到尾南岸虜兵都沒能掙脫出他們的手掌心。
這一切意味著什么,還需要細說嗎?
是不是已經真正到了驅逐胡虜、收復中原的時機,這個沒有幾人能說得好,但只要對時局稍有了解的,都清楚赤扈人往后將絕不敢再妄言渡過淮河半步。
這時候一隊騎兵從東面緩緩而來,被警戒人馬攔在外圍進行盤查。
“應是韓使君與葛鈺將軍他們到了……”鄭屠朝那邊張望片晌,猜測說道。
片晌后警戒衛騎馳馬來稟:“淮西制置安撫使韓時良與兵馬都部署葛鈺來參見使相、周相、樞相!”
周鶴作為正相,還以他名義上的地位最高;汪伯潛仍是樞密使,是為樞相;徐懷正式得授涇州節度使、平涼郡公兼領京襄制置安撫使、提轄天下兵馬勤王招討使,則為使相,比“使君”之謂更進了一步。
“我們現在下去,剛好能與韓時良、葛鈺他們在大帳前碰上面;顧使君、鄧侯、劉侯、楊祁業他們今天夜里應該都能趕到,我們便邊喝酒飲宴邊等候……”徐懷伸手請周鶴、汪伯潛先行。
周鶴一臉輕松,汪伯潛卻憂心忡忡。
雖說此時的赤扈人舔舐傷口還來不及,明眼人都知道哪怕淮河凍得結結實實,赤扈人也絕不會再輕易發動進攻,但十數萬虜兵終究還集結于北岸未去。
徐懷這時候以商討冬季攻防作戰的名義,將淮東、淮西及諸路勤王兵馬、五路度支使司的主要將領、官員都召集到淠水大營來,即便汪伯潛、魏楚鈞猜測他有別的意圖,但誰又能說他的不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