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京中
午后更多的義軍將卒進城,不僅接管皇宮及政事堂、樞密院、六部、建鄴府衙、江寧縣衙等要害之地的守衛之事,城里各處騷亂就迅速平息下來;上萬涌進來滋事的流民也都先統統驅趕出去,以免制造不必要的混亂。
…………
…………
不平靜的一天很快過去,夜幕降臨,建鄴城重新恢復宵禁。
除了一隊隊兵卒,還在不熟悉的街巷里提著燈籠巡視,街頭巷尾悄寂無聲,看不到什么行人。即便家里有急病的,一時間也不敢出來,只能在宅子里苦熬。
政事堂的都堂大院里燈燭通明。
院中甲卒林立,王峻身穿鎧甲,親自帶隊在政事堂值守,但也謹守規矩,不干涉諸大臣在都堂之中議事。
都堂之上也是亮如白晝,周鶴作為左相(正相),端坐堂中,武威郡王趙翼、右相顧藩、參知政事兼御史副使、樞密院僉書院事錢擇瑞、鴻臚寺卿朱沆列坐左右;榮樂郡主作為碩果僅存的宗室成員之一,也坐于朱沆之側共議對策;諸寺監、部院少卿、郎中以上官員五十余眾皆列坐長案后,將原本還算寬敞的都堂擠得滿滿當當。
建鄴相距潤州丹陽縣陸路僅一百一十里,最近的消息是黃昏前羅望等人率領禁衛武卒“劫持”皇帝及諸妃嬪車駕已經越過句容縣境,抵達丹陽縣西三十里處的鶴華亭,推算下來,此時很可能已經進入潤州治丹陽城中。
此外,另有消息確證駐守揚州的葛鈺已遣前鋒數千兵馬渡江,進入潤州治丹陽城。
“現在事實已經很清楚了,就是汪伯潛、高純年、晉莊成、羅望等逆賊與潤州知州羅楠光、揚州知府葛鈺串謀劫持陛下;葛伯奕、魏楚鈞以及韓時良等人有無參與其中,尚待觀察,卻也不可不防,”
周鶴看向堂下眾人,說道,
“諸逆劫持陛下不說,還將皇帝璽印等信物一并掠走,料來他們抵達潤州之后就會草擬偽詔傳往各地,說不定還會強迫陛下御筆簽書。不想諸路監司產生不必要的驚擾,我們的動作就不能慢了啊,不能因為擔心陛下的安危,就不敢將這些逆賊的真面相揭露給世人知道啊!諸公以為如何啊?”
眾臣一個個腹誹不已,暗想明明午時就可以直接以政事堂、樞密院的名義草擬政令傳告天下,并征召平涼公率部討逆,周鶴、王番他們卻偏偏等到羅楠光、葛鈺等人都徹底入彀了,才討論函告之事,還要說慢不得,他們又能說什么?
此時能入都堂議事者,都可以說是朝堂之上的中堅大臣了,他們對內情不可能全無所知、猜測,但形勢發展到這一步,他們能說什么?
昨夜之前京中是流傳京襄意圖舉兵清君側,但這樣傳言并非此時就有,甚至在宿衛禁軍北城嘩變之時就有流傳,紹隆帝甚至為此專門下詔予以澄清、禁止民間傳議。
至于汪伯潛等人是不是奸侫,甚至在其去除樞密使一職之后,依舊不斷有奏章彈劾、要求誅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