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安排
與大越以往想盡一切辦法限制監司權柄、使諸監司之間相互制衡不同,徐懷則想著盡可能擴大路一級的權力。
即便暫時還不宜直接推出行省制,一正使五副使的配置,也足以令制置安撫使司有足夠的權威治理地方。
相應的,中樞也將減少對州縣一級的直接干涉;下一步除了核心州,如廬州、宣州等升格為府外,普通州縣的主政官員及核心吏職,考核、升擢等事都將劃歸制置安撫司直接負責,中樞吏部不再干涉。
說白了,將來倘若想要將包括河湟、河隴、燕云、吐蕃、西域、漠南、遼東等地,都納入帝國的版圖,沒有足夠強勢的路或行省一級常駐軍政機構,如何去有效的治理、管控?
事事都將權柄收歸中樞,州縣重要事務都需要在稟報中樞后才能施行,大越以往疆域較小,還能勉強維持,但等到帝國的疆域擴大三四倍,到時候又受限于當世的交通與通訊條件,施政效率將低到何等地步?
江南東路除了轄域即將擴大近半,除了需要處置舊都種種遺留問題,兼理長江中游的防務外,還需要對長江以北的廬州、舒州、和州等地進行清田屯種。
為保證政局的平穩過渡,清田等事暫時不會涉及長江以南區域,但兩次淮南會戰,除了壽州、濠州等地備受摧殘,淮西南部諸州縣,人口流失也異常嚴重。
對于有底子可查、可追溯的耕地宅院,徐懷不會去動,會盡可能協助舊主還歸淮西,但對舊主罹難于戰難的田宅,以及以往為宗族縉紳侵占河灘、溪湖、山林所新開墾或逃避稅賦未錄田冊的田地,徐懷則不會手軟了,更不會坐視建鄴等地官員士紳肆無忌憚的伸手過來圈占。
一方面這些地區的生產亟待恢復,另一方面長江以南滯留那么多的流民,需要有足夠多的官田進行安置。
將流民陸續遷往長江以北諸州縣進行安置,不僅能從根子上消除長江以南地區的治安隱患,能為捉襟見肘的中樞歲入提供大量的收入,還能為后續的戰事源源不斷提供士氣昂揚的兵卒。
為此,徐懷暫時會在江南東路制置安撫使司之下增設清田軍屯司,由京襄宿將范雍主持。
兩浙西路暫時不會有什么大的動作,但目前葛氏竊居浙南(浙東),浙西與之一水相隔,同時又是大越財賦重地,徐懷則計劃在浙西監司之前新設制置安撫使司統攝軍政大權,由岳父王番以參知政事的身份前往坐鎮,兼領制置安撫使;王峻則以兵馬都部署的身份,隨同前往浙西統領、操練地方兵馬。
雖說以傳統的目光去看,京襄此時似乎更應該重點防范葛氏在浙南會有什么異動,同時也更得擔心韓時良據淮東會不會心存異志。
不過,第二次淮南會戰剛剛結束,渡淮作戰延到秋后則不能再拖延下去,數以十萬計的將卒家眷北遷安置工作,持續到今年底都未必能完成,各方面的錢糧度支捉襟見肘,徐懷只能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放到流民北遷廬舒和等州安置之事上。
磨刀不誤砍柴工,廬舒和三州除了會有二三十萬民眾返鄉外,預估還能安置近百萬流民。
這一項工作要是能在接下來兩年內做踏實了,徐懷壓根就不怕葛伯奕、魏楚鈞之流能搞出什么幺蛾子來。
因此除了調范雍到江南東路主持清田軍屯司外,更為重要的舉薦郭君判、姜燮、王明啟等人出知廬、舒、和諸州事,從荊州、南陽等地抽調近千鄉吏,以實際推動諸州的清田屯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