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間歇
…………
在京襄大股馬步兵增援汝陰戰場之后,赤扈騎兵在兵力上已經處于劣勢,更難撼動密實的甲卒陣列,而援騎久候不至,孫彥舟、胡蕩舟部又被擊潰被迫撤入狹窄的內城堅守,摩黎忽只能選擇撤兵回到獐子溝。
獐子溝與早前南岸的泉河一樣,都只是潁水沿岸普通的村寨。
泉河的戰略地位更為重要一些,與焦陂互為犄角,北接汝陰、南下淮川,幾經擴建加固,已經成為潁水右岸(南岸)的重要城池。
然而在潁水左岸(北岸),作為潁州州治的汝陰城已經足夠雄闊,左右沒有必要再修筑城池。
還是淮川被圍之后,岳海樓考慮到需要在汝陰城南浮橋之外進一步加強潁水兩岸的溝通——獐子溝附近的潁河水流更為平穩,岳海樓最終將兩座浮橋建于獐子溝附近,獐子溝才升級為軍寨。
獐子溝緊急修建了城墻,但整體規模很小,僅四百步見方,還都遠不如汝陰內城大,駐入一些兵馬,主要也是看護那兩座橫跨潁水的浮橋,確保人馬、物資能順利通過。
雖說潁水全流段都已經封凍住了,人馬來往兩岸,暫時不需要依賴于浮橋,但除了河淮南部地區冰封期較短,通常不足兩個月外,冬季天氣異常回暖也時有發生。
還有一個,就是當世手段再簡陋,還是有很多破壞冰層的手段。
比如人力破鑿,又或者積薪柴、石炭點燃或吸熱融冰。
即便這種種簡陋手段,要將上百里河道的冰層都破壞掉阻止通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極其驚人,但眼下是關乎河淮之得失的大戰,即便驅使數萬苦役勞力用最笨拙的手段去做這些事,絕大部分將帥都不會皺一下眉頭的。
因此在潁水封凍住之后,岳海樓還是保留了汝陰城南、獐子溝附近的三座浮橋,并派兵看守。
現在汝陰已經注定失陷,而鹿溝-潁上援軍逡巡不敢北上,岳海樓還想率主力固守焦陂-泉河待援,獐子溝是一定要守住的。
要不然的話,待鎮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集結足夠多的援兵趕到,倉促間無法強攻汝陰城,想繞過汝陰,又被浩浩蕩蕩的潁水所阻,困守焦陂-泉河的人馬,如何才能逃脫升天?
獐子溝軍寨還是太小了,之前仲長卿又親率兩千精銳甲卒趕來加強防守,撤下來的赤扈騎兵都只能宿于雪地之中。
獐子溝距離汝陰不足二十里,風雪停止的夜晚又額外的澄澈。
仲長卿與摩黎忽、單薛等將登上寨墻,甚至能隱約看到汝陰城頭叫一堆堆篝火照見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