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
而在楊祁業年前親率八萬馬步騎及騎兵快速東進之后,一時震懾住當時還沒有準備妥當的東路虜兵主力不敢倉促北逃,就第一時間分兵去控制住這些軍寨、軍鎮。
而在那之后,就預測到東路虜兵,要么留在南岸坐以待斃,要么必然會選擇開春之后卻汛季未至之時往北突圍——提前或繼續拖后,只會令東路虜兵陷入更被動的困境。
因此,楊祁業與諸將也很早擬定了開春之后依托這些軍寨、軍鎮,攔截突圍虜騎主力的作戰方案。
說白了交錯縱橫的淺水淤澤,以及淺水淤澤間肆意生長、容易縱火點燃的野草、灌木叢,令五六萬虜騎也沒有辦法集結到一起快速進退,令虜騎不得不分散成數百到一兩千騎不等的隊伍往北突圍;同時其快速迂回穿插的機動作戰能力,也受到嚴重的限制。
司空府選鋒軍騎兵及馬步兵主力總計九萬余兵馬,在楊祁業等將的指揮下,也分散依托星羅棋布的軍寨、軍鎮,對分散突圍的虜騎進行堅決的突擊作戰。
軍寨、軍鎮的存在,一方面能使選鋒軍騎兵及諸路馬步兵能夠以逸待勞,一方面能夠更方便的在局部戰場集結更多的優勢兵馬,攔截、包圍敵軍。
即便作戰失利,諸路兵馬也可以就近快速撤回到一座座軍寨、軍鎮之中,不僅不虞會被虜騎追逃殺潰,同時還可以迅速進行新的集結、整頓,發起新的進攻。
同時,這些軍寨、軍鎮,為選鋒軍及諸路馬步兵在中長距離上的快速穿插、調動,也提供可靠、安全的支撐點,不用提心在迂回機動的途中,被虜騎攻擊側翼。
當然,東路虜騎主力往北突圍之初,就將高達六七萬之眾的漢軍步卒直接甩在身后:一方面是赤扈人知道冰雪已經開始消融,這些漢軍步卒注定無法通過廣及三四百里的淺水淤澤區,出發之后就與之分開行軍,另一方面這些漢軍步卒也都意識到淪為棄子,在軍情參謀司潛伏人員的說服下,有意放緩行軍的步伐,甚至還有部分漢軍直接撤回到齊州、淄州,等著獻城以換作更大幅度的優待。
這令楊祁業等將可以完全無視遲緩北進的六萬多漢軍步卒,得以集中優勢兵馬,全力圍殲滅總數高達五萬之巨的虜騎主力。
除了先一步控制星羅棋布的軍寨軍鎮外,精良鎧甲防御,在抵擋赤扈人馬背上更為精準、快速的弓弩射擊發揮出巨大作用,有效減少己方的傷亡。
此外,這兩年內各個行營都陸續組建了一支千人規模的弩騎兵隊伍。
弩騎兵就是將重逾四五十斤,暫時還無法作為單兵弩裝備的鐵脊弩,架到馬鞍之上進行作戰。
弩騎兵對騎手的騎射要求不高,普通的馬步兵就能勝任。
弩騎兵說白了就是配合精銳騎兵及甲卒陣列,將一批步卒不便攜帶的鐵脊弩,快速集中到某個狹窄的局部戰場前端,利用鐵脊弩的超遠射程及強勁洞穿能力,對敵陣予以迎頭痛擊,然后再快速回撤到己陣中后方等相對較安全的位置進行新的填裝。
這一次諸行營加上泌陽駐軍總計五千人的弩騎兵也都集中起來,交由楊祁業統一指揮,在攔截東路虜騎作戰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一支支弩騎兵隊伍配合先鋒軍精銳騎兵,從諸軍寨、軍鎮出戰,相距敵軍兩三百步進行發射,之后就快速撤回軍寨、軍鎮進行新的填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