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說太符合自己心意了。 如此大才,她自然恨不得今日就能與其相見,可她更加知道的是,自己不能召許清宵前來。 原因無他。 如今朝堂暗流涌動,爭的你死我活,許清宵的安國策很好。 可這并不代表,就一定會被大臣們接受,哪怕是絕世文章,該不服的依舊不服。 若是自己直接重用許清宵,大刀闊斧的執(zhí)行錢莊之事,可以保證的是,要鬧出大事。 而且許清宵也要倒霉,倒大霉。 像許清宵這種沒有根底的人,一旦得罪了人,那就不是小事。 當(dāng)然自己完全可以護(hù)著許清宵,只要自己不點頭,自然沒人敢動他。 可問題是。 許清宵值不值得自己保護(hù)? 就因為一篇安國策嗎? 若是許清宵樹立的敵人是滿朝文武,一篇安國策有資格讓自己竭盡全力保下嗎? 利益。 權(quán)謀。 制衡。 誰能保證許清宵愿意跟自己一條心呢? 又如何保證許清宵不是腐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