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老師,你酸我?
陳星河開口,從這句話就能判斷得出陳星河不止一次參加過府試。
許清宵不說話,他只是靜靜聽著,畢竟對于儒道以及科舉他根本沒有任何信息來源,也沒有任何底子,所以認真聽要好一些。
“恩,今年府試不一樣了。”
“新朝第一年,大魏陛下極其看重的就是科舉,以往府試都是由府君審閱,前三甲者送往京城,由大學院進行復查。”
“而今年府試所有文章試卷,都必須要直接送到大學院,由大學院審查,取之各地府三甲,交予當今陛下,由陛下批閱。”
周凌緩緩說道,講解今年的不同。
此話一說,陳星河不由露出驚訝之色。
“陛下親自批閱?”
他開口,顯得驚訝。
許清宵也有些驚訝了,府試并非是京城科舉,大魏王朝大大小小也有四五百個府,每個府前三算起來的話,也有一千五百多篇文章。
皇帝日理萬機,每日批閱奏折的時間可能都不足,怎可能去看府試文章?
京科文章還好說,畢竟代表著大魏三年內讀書人的最高水平,府試一年一次,這看得來嗎?
“君王勤政。”
許清宵心中嘀咕了一聲,但沒有說什么。
“恩,新朝已至,女帝登基,這是古今往來沒有的變數,陛下勤政也理所當然,至于具體是為何,這是圣意,我們接觸不到也莫要去妄加猜測。”
“但對于我等讀書人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對你們來說,若是寫的文章被選為前三甲,能被圣上批閱,是天大的好事。”
周凌也不知道為什么,唯一能知道的是,皇帝如此重視讀書人,對他們來說都是好事。
“明白了,既如此的話,那學生今年就不藏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