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變成了什么? 你不能有欲望,有欲望是不好的。 甚至還可以拿來互相攻擊,你今天多吃了一個雞蛋,你不尊重圣人,你不配為文人。 這種事情不是沒有。 你還別不服氣,因為圣人的話,非要過度理解也是可以,畢竟你又不可能復活圣人。 你也解釋不清楚,人家非要搞你的話。 所以許清宵對朱圣之意,不太喜歡,他尊重朱圣,人族圣人,自然有無與倫比的光環,或許有缺點,但古今往來有幾人能成圣? 許清宵更喜歡的還是另外一個立意。 王陽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這是許清宵認可的立意,兩者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克服私欲。 但比起朱圣之意,要好很多,朱圣之意無論是不是被后世人添磚加瓦,依舊改變不了這種嚴格之意,有點違背人理。 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十分自由,沒必要偽裝自己,釋放屬于自己的天性。 只是這些東西,許清宵不敢說出來。 原因無他。 以自己當下的情況,若是真敢宣揚這種立意,那全天下的儒生都要找自己麻煩。 九成的文人視自己為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