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第一號天朝制裁令?。ㄇ笥嗛?,求月票)
.......
大明大公七年七月初一,馬六甲海峽以西的賓坦島南部,丹戎檳榔港。
以“潮州”號為首的六十條大小戰船,卷起了雪白的浪花,緩緩的在港口外的蓬恩加島附近游弋。馬六甲附近的海域都屬于赤道無風帶的范圍,也不是完全無風,只是風力微弱。所以并不需要選擇避風的海灣作為港口,丹戎檳榔港就這樣大大咧咧的位于海岸邊上,唯一的遮護就是距離港口不到兩里的小島蓬恩加島。
不過蓬恩加島上并沒有布防,荷蘭人在馬六甲海峽的布防重點在馬六甲城, 而整個賓坦島則屬于荷蘭人的盟友柔佛蘇丹王朝所有。荷蘭人只是在島上的丹戎檳榔港擺了一小隊水兵和兩條緝私的快艇, 另外還修建了一個瞭望哨。
當明朝海軍的大艦隊出現在賓坦島北面的大海上時, 島上的東印度公司商館大班馬爾科.古利特馬上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雖然大明已經復興了好些年,而且也擁有了一支可以同西方任何一個海上強國相抗衡的海軍。但是這支海軍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浩浩蕩蕩的擺出大隊開到馬六甲海峽門口!
知道事情不妙的馬爾科.古利特馬上派出了兩條緝私快艇,飛也似的去向馬六甲城和巴達維亞城報信兒,同時還讓島上的柔佛蘇丹國的官員派人去柔佛城報信兒。
然后他也沒布置抵抗,而是領著商館的職員和護兵,以及島上的柔佛官員,還有一群喜氣洋洋的華商(多數都是潮州人和閩南人),一塊兒在丹戎檳榔港的碼頭上歡迎大明來客。
而邱榮和即將出任賓坦島總督的蘇占島(蘇家將的成員,因為名字是“占島”,所以就被派來占島了),都站在潮州號的指揮甲板上,舉著望遠鏡看著眼前的這一切。
谷媠
一座繁榮的南洋貿易島就展現在他們的面前。
水藍沙白,植被茂密,馬六甲蘇丹國末代蘇丹默罕默德留下的王城遺址就在距離港口不遠的地方,佇立在一大堆雜亂的當地建筑當中,仿佛在敘述著一百多年前這位蘇丹的三萬大軍是如何“英勇”的抵抗葡萄牙人的六百白皮兵和幾千土著雇傭軍的進攻......在距離碼頭更近一些的地方還修了許多潮州式的圍樓。比起周圍的那些當地建筑,簡直就是一座座堡壘!南洋貿易公司的傭兵早就化妝成商人和苦力聯絡上了賓坦島當地的華商,還秘密進駐了這些個圍樓。
如果馬爾科.古利特下決心抵抗,那島上的南洋公司傭兵大概就能迅速的解決戰斗......而且他和島上所有白人和參與反抗的土地,一個都活不了!
另外在丹戎檳榔港口附近還有一些白色的西洋小樓,全是典型的歐洲殖民地風味,反射著臨近赤道的陽光,顯得異常莊重,似乎在昭示著白人對馬六甲海峽的統治。
丹戎檳榔港口都是水稻田和大片的紅樹林,這座島嶼上的土地并不算肥沃,比不了總是能得到火山灰“補肥”的爪哇島。但是因為恰好處在進出馬六甲海峽的咽喉要道上,而且曾經在馬六甲城淪陷后成為蘇丹的臨時都城,所以早就是得到開發的熟地了。在港口附近,更是遍布著來自北方的華商們控制的大大小小的農莊。
來自潮州、閩南一帶的華人雖然一直都憑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掌握著南洋大部分地方的經濟命脈。但是因為他們沒有除宗族、同鄉會、幫會以外的組織,而且下南洋的華人也不太可能是舉族遷移,所以到了南洋之后他們就成了勢單力薄的個體。即便發了財,也無法同擁有宗教、部落和貿易公司的西洋或當地土著斗爭。因此他們的人數雖然不少,財力也頗為雄厚,但總是處于被統治的狀態......直到儒門南洋總堂和南洋貿易公司帶著燧發槍、火箭筒、糖藥手榴彈、反經的到來!
現在南洋的華人有了能把他們組織起來的儒門南洋總堂,有了能為他們提供武器、訓練和充當后臺的南洋貿易公司和大明南洋艦隊——如果儒門南洋總督的弟子們吃了虧,上面的南洋貿易公司和大明南洋艦隊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特別是大明搞定日本國后,就有了源源不斷敢于下黑手的日本武士......不是他們多能打,而是他們足夠兇惡,自己的命都不當命,何況別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