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二章 調糧 管控天下錢法
朕已讓李之藻等提前籌辦此事,他們的職責就是隨時調控天下銀幣流通之多寡,市面上銀幣多了后,他們會想辦法的,不然要是出了事,朕第一個處置的就是他們。”
朱由校說道。
“陛下圣明!以臣之見,朝廷早就該管控天下錢法,而不是任其控于權貴士紳之手,使天下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熊廷弼附和了一句。
他雖然因知兵事而成為閣臣,進入政事堂,但久在中樞,耳濡目染,且他本身也不笨,且統率大軍也需擅長后勤糧草調度,所以,他現在也能明白朱由校說的銀行調控之事。
朱由校則微微一笑:“錢法之事,關系國計民生,自當慎重,且更為復雜繁瑣,算是不見血不見刀槍的戰爭,若處置得好,能使天下昌盛,若處置不好,也能使天下大亂,所以,務必管好錢法,多總結,多摸索,多培養一些善懂錢法之官吏,尤其是這最先灑出去的一千五百萬元銀幣流入市面后,要盡量不通過殺戮的方式來解決,以達到長治久安之效。”
如朱由校自己所言,一千五百萬銀幣,在這個時代,不是一筆小數字。
因為這約等于一千多萬兩白銀的放貸規模,已經相當于大明在天啟之前,國庫數年的白銀收入。
所以,當朱由校將這么多銀幣用來放貸刺激經濟后,在江南地區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新設在應天府內城的大明銀行一開張。
許多已經提前通過《皇明報》和《邸報》,以及各類官方與非官方消息渠道,得知朝廷要放低息甚至是無息貸款而來的不少商戶,已經在銀行開張的第一天的大早上,就不顧寒冷地聚集到了這里。
“官爺!這五百元銀幣,真的不要我利息?”
不過,許多商戶還是不太敢相信官府真的會提供低息和無息貸款,因而,此時,第一個鼓足勇氣來借貸的小商賈杜首昌就有些不敢相信地問起了大明銀行的一名督員。
這名督員則直接將一袋裝有五百元銀幣的袋子遞給了杜首昌,且道:“這是五百元銀幣,你自己點點,點清楚,立即在這契書上簽字蓋印,契書上面白紙黑字的寫了三年內無息,三年后開始支付一定利息,還不起的話用你家的那間鋪子做抵押,你不認識字嗎?!”
“哎!好!”
這杜首昌抑制不住地笑了起來,忙接過一袋銀幣,然后簽字蓋了手印,接著就拿著一袋銀幣出了銀行。
在銀行外排隊的其他商賈一出來,就忙攔住問杜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