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抓了牛頓,抄了劍橋(二合一)
但他不得不承認,因為如今明國的強大,使得他時時刻刻地擺脫不了他這個漢人身份給他帶來的影響,甚至還是他能在英吉利得到優待的本因。
國王查理二世聽后表示贊同。
而議員們也得無一例外的全部同意,且紛紛向徐乾學躬身行禮。
徐乾學一時覺得自己像個英雄,頗覺得有榮譽感。
不過,當劉肇基看見徐乾學穿著漢家儒袍,持著符節,走在泰晤士河畔,且向他走來時,直接黑下了臉,暗罵道:“真是一無民族國家之念的犬儒!竟也好意思裝出一副不畏生死的氣概來,怎么看都讓人感到惡心!”
“見過將軍!”
徐乾學在見到劉肇基行了一禮。
劉肇基雖然很厭惡徐乾學,但想到對方是顧炎武的外甥,也不好直接指責,也就直接遞來一封信給他:“這是令弟徐秉義給你的,他在我大明尼德蘭為學政官,另外,你舅父顧資政也讓我問你,你真要做這些蠻夷的走狗?而不再念朝廷對你的栽培之恩,以及生你養你的華夏?”
徐乾學則回答說:“那就煩請告知他們,我喜歡自由的英格蘭,這里的議會可以限制王權!這里的君王也非常賢明,在這里,有士大夫的尊嚴!可以風聞言事!”
徐乾學說到這里后就沒有再說,只是在心里說道:“而且還可以自由的痛罵那個叫朱由校的暴君!”
“那這里也可以自由的指責權貴的罪行嗎,如肆意的圈地,將有地的農民變成無地的流民,為了剪更多的羊毛,把大量耕田變成牧場,而如果農民不滿,就會被直接絞死?”
劉肇基這時候問道。
“你在胡說!”
徐乾學突然指著劉肇基大吼一聲,然后回道:“什么農民變成無地流民,這是我大英根本就沒有發生過的事,我大英的國王陛下,一直致力于以仁政治國,如今變成這樣,皆因你明國無道所致!”
劉肇基懶得與徐乾學多說,只問道:“告訴我,你來這里的目的。”
“在下是奉我大英國王陛下之名,請求議和的。”
徐乾學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