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進一步改革科舉,安排士子去西歐做官(二合一)
“朝廷這制度改革的,這是真的在朝不允許學閥出現的路子改呀,沒有狀元、榜眼、探花也就罷了,如今干脆連進士也直接廢了,我天下士子從此皆為舉子,可如此怎知高低啊!”
福建解元鄒忠荃此時就因為此事對沈永琦埋怨起來。
如今大明已沒有狀元、榜眼、探花之名號,連一甲進士都擴增到上百人,所以,各省解元倒也成了士子中最有地位的一類士子。
鄒忠荃作為解元自然是有一份自己的驕傲在的,他此生最為痛心的事就是未能早生幾十年,而能考個狀元榜眼探花什么的,以不負自己的才學。
但他沒想到現在朝廷連進士都不設了。
這自然讓他更加失望了。
“比這更令人感到離譜的是,舉子要想真要證明自己才學高,不能再靠進士,需要去考什么碩士、博士,但是考那個出來并不能做官!你說這,學而優則仕,不做官,那證明自己的才學還有何用?我算是看明白了,朝廷的意思很明確,不需要你有多大學問,只要你是個舉人,就可以直接參加選官考試,等著做官,這樣的話,天下士子倒是不用那么努力,現在舉人也是一再擴張,只要稍微用心一些,沒那么笨,就可以成為舉人,就能去做官。”
沈永琦說道。
“哎!”
鄒忠荃嘆了一口氣道:“就算是天下再缺做官的人,朝廷也應該篩選一下,好吧!出類拔萃者自當以宰輔之材培育之,如今卻不分優劣,合格者就授官,這樣做,真的于國有益?”
“上面這是有意要避免結黨,且以自己出類拔萃之資質來謀取私利!”
沈永琦回道。
鄒忠荃則在聽沈永琦這樣說后不再言語。
接下來,兩人皆還是老老實實地去參加了選官考試,對于考碩士博士而爭取學問上的進步,興趣乏乏。
大多數士子都是一樣的選擇。
仍舊選擇做官。
沒辦法,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