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強大的國力,強硬的國民
但他如果多了解點大明的歷史,會知道現在的大明不過是重現之前的海上國威而已,只是當年的大明是用文明的方式去宣揚國威,而如今的大明皇帝朱由校沒有打算用文明的方式宣揚國威。
原因很簡單,前者即便再文明,對內也得不到讀書人的褒獎,而留下很好的名聲,只會被讀書人罵成是耗費國力、得不償失、為滿足皇帝好大喜功的個人私欲而已;而對外,也沒有因為這種文明的方式就得到外番的感恩,當大明國力衰落時,這些喂不熟的白眼狼該咬大明一口的還是會咬一口,而且毫不手軟,甚至爭著上來咬,尤其是當西洋殖民者來了后,這些曾經因鄭和下西洋而受到大明恩惠的土著們,依舊積極地充當起這些西洋番的幫兇,毫不留情地屠殺漢人,甚至即便到文明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也還在上演。
所以,在這個時代,朱由校寧愿選擇后者,用只追求自己國度的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用最殘酷的手段,來宣揚國威,因為他知道,在這個時代,規則和后世是不同的。
當然,朱由校對于所謂名聲也有自己的認知,他覺得好的贊美不是自己做了善良的事就能得到的,而是如果自己有能傷害別人的能力時,才會得到好的贊美,那時,即便自己做了一件很小的善事,也會被稱頌。
所以,朱由校相信只要他的大明足夠強盛,哪怕他讓他的帝國再怎么霸道蠻橫,也會有人主動稱頌他是文明的化身、是帶來和平的天使,即便他的子民因為受他的影響也變得殘忍兇狠,也會被夸成是高素質的人。
就像現在,動輒就抄家滅族的朱由校已經被他收拾了后的文官集團們常常稱頌為千古第一仁君,甚至他被文官稱贊的次數已經遠超真正對文官好的明仁宗、明孝宗,而且不少是發自內心的稱贊他,主動洗白他,因為這些人要想讓他們得到的利益合法化,就必須得先洗白他們的皇帝。
當然,朝鮮水軍統制使李貴現在還沒有稱頌大明的心思,現在的他只在看見大明的強大戰艦后產生了敬畏之心。
而大明登萊水師則是由沈有容親自率領。
沈有容是年過花甲的老將,對于水戰,他有著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對倭作戰,同樣,他也是這個時代最了解倭國的人之一,他一直認為倭國不是一個值得讓人放心的鄰居,遲早會再給自己華夏帶來災難。
因而,沈有容也一直想徹底滅掉倭國,以絕其患。
讓他感到慶幸的是,皇帝在他的暮年給了他這么一個機會。
沈有容自然也很重視這次對倭作戰,他已經做好了相應準備,并在抵達長崎后,先問起了陳新關于長崎之事后的幕府情況。
但讓沈有容沒有想到的是,倭國的德川幕府沒有為其平民討回公道的意思,甚至還默認了陳新所部對長崎的占領,還主動給陳新贈送糧食。
“如今的倭國在進入德川時代后還真是遠不如豐臣秀吉之時!既然這倭國沒有要擴大戰事的意思,那我們只能先稟報朝廷,等候朝廷安排,并留駐長崎,隨時應對德川幕府軍可能會發起的攻擊。”
沈有容因此對陳新說道。
陳新對此也表示贊同,且道:“這個德川秀忠不簡單,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所以,沒貿然增派幕府軍來長崎,怕失去的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