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那種情況下,朱由校才確定自己變法才是順了天下時勢,如果他再頑抗,就會成為第一個被送上斬刑臺上的皇帝。 自然,朱由校也不會強行阻止大勢。 他知道隨著資產階級和手工業者的增加,君權下落,是必然的。 所以,朱由校這個皇帝現在是既不主動讓權,也不強行阻止,他在逐漸的把自己剝離到持各種思想的團體之外,而像一個修補匠一樣,只在利用依舊獨掌天下的皇權修補著帝國在經濟和民生上的各處問題。 當然,少了銳氣的朱由校也知道自己在面對已經工業化的新大明帝國時,也確實已經不知道該怎么在政體上去改造他。 “回陛下,銷路好了不少,根據各處官營產業所報上來的賬目,盈利情況大為改善,征討羅剎國,以及這次出兵倭國,倒也讓官營的各處產業增加了不少訂單,尤其是軍事上的訂單!減產的標準可以降低一些,不過,還沒到可以增產的地步,尤其是一些民用的工業品,主要是因為市場還沒徹底打開,無論是倭人還是羅剎人,現在還沒徹底變成可消費我大明工業品的群體!” 劉鴻訓回道。 作為輔臣,他也和皇帝朱由校以及其他輔臣一樣,在執政時,也只將權力用來修補帝國的各種實際問題,或為天下生利,而也不會去提出什么改革變法的事來。 朱由校聽后點了點頭,擰著眉頭,自言自語道:“竟然還沒有到增產的狀態,外邦與我大明富庶程度竟差別這么大!” 說到這里,朱由校又問道:“最近還有什么重要的事?!?br/> 盧象升這時候站了出來,道:“啟奏陛下,據海外各殖民地總督和藩國國王奏報的情況看,近年來,我大明在南洋和印度、以及緬甸這些地方的殖民區域內,土人暴亂的次數明顯增多,規模也在增大,所謂要求獨立的運動風起云涌!” “這跟大明帝國整體經濟開始低迷有關,因為國內百姓收入增長程度下降,所以需求減少,而我大明在殖民地的各項產業,如采礦這類,不得不削減當地雇工,以致于土人因為收入下降,而開始萌發不滿!” “再加上,我們在當地的權貴官僚和士紳盤剝過重,也就使得叛變者增加,開始鬧著要恢復自己的民族,恢復自己原有的王朝!而這些殖民區也因為動亂加劇,而影響了當地的市場,進而影響本土的商品出口?!?br/> “這都是連鎖效應,只能等大明繼續從外擴張的方式來解決,盡量讓不事生產的人少點,至少要不事生產的人里,就只是漢人?!?br/> 朱由校說著就又問道:“還有別的事嗎?” “回皇爺,地方各處的東廠奏報,最近有越來越多的士民在暗中組織要來北都請愿上書,說是請求朝廷變法,左右內容不過是要限制君權、要給予地方自治之權、精簡機構、裁撤冗官冗兵冗工,讓各行各業的交易更加自由等等,他們不少人在說還要用罷課罷市罷工的方式,讓皇爺和輔臣們聽聽看,什么是民眾真正的心聲?!?br/> 韓贊周這時候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