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四章 膠囊
十年前,獨眼龍在伊拉克首都綠區做情報工作。一天,因工作需要他和一位文職官員見面,文職官員拿起桌子上的鋼筆準備簽名。官員剛拿掉筆帽,藏匿在筆帽內的膠囊當場炸爆,文職官員當場死亡。威力并不是很大,經過尸檢,一共有三枚致命碎片,兩片射入咽喉,其中一片割斷動脈穿透咽喉。還有一塊很小的金屬片射進文職官員的胸膛,刺破了心臟。
同一天,在美國使館也發生了類似案件,一名武官吞服一枚膠囊藥物后死亡。事后發現,有人掉包了武官的藥物。由于瓶子內剩下一顆膠囊藥物是偽裝的彈炸,官方拿到了膠囊的原型。
在內部示警后,盟友們全面排查。法國情報部門在本國大使的汽車找到一枚很隱蔽的膠囊。這顆膠囊位置非常賊,一旦炸爆,能擊發前座氣囊,利用氣囊炸暈或者炸懵司機的特點,制造一場車禍。這枚膠囊為遙控引爆,只要歹徒跟蹤上大使的汽車,在大使汽車使用反跟蹤偵查時,或者是高速行駛時引爆彈炸,就可能會要了車內人的命。
反跟蹤偵查是在無法確定是否被跟蹤時采取手段,簡單說就是加速,加速到超過道路限速50%左右,如果可疑車輛跟隨加速,那么對方就是跟蹤。假設甩掉可疑車輛,無所謂對方是不是跟蹤。(超速50%扣12分。)
這玩意威力不大,但隱蔽性強,容易通過安保排查,因此美國和盟友的情報機構非常重視。最終他們逮捕了一名大學教授。這名大學教授四十來歲,他有能力制造這種膠囊彈炸。經過調查,他向恐份推銷過膠囊,可惜恐份更傾向于更大,更強的彈炸。在事發十天前,有人找到了教授,他要四枚膠囊,其中一枚為鋼筆觸發型彈炸,兩枚為被胃液溶解后彈炸,一枚位遙控彈炸。
教授稱要做膠囊并不難,難的是觸發方式。最容易制作的當屬遙控膠囊,不過遙控膠囊很容易被發現。其次是觸發式膠囊,要讓歹徒能快速安全安裝,還能保證有效引爆。歹徒提出的胃液溶解膠囊最難的,不過教授還是做了出來。
教授在被捕48小時后才供述,此時掌握膠囊彈炸技術的教授三名學生已經逃離巴格達。在接下去三天內,這三人相繼被捕。經過審訊,情報機構認為三人沒有單獨制造膠囊的能力。
膠囊彈炸曇花一現,就此消失在歷史中,直到十年后,獨眼龍再次看見弄瞎自己一只眼睛的膠囊彈炸。
獨眼龍撥打電話:“過來介紹你認識一位老朋友。”掛斷電話,將一包文本資料拿出來。
梁襲道:“我先走吧?”
獨眼龍道:“怎么行呢?第一次見面,大老遠送東西來,現在是下午六點,怎么也得吃個飯對不對?”
梁襲道:“不用了。”
獨眼龍:“梁襲,你是不用了,我手下怎么看我?給我點面子好不好?”
梁襲笑了笑,道:“隨意就好。簡單點。”
獨眼龍道:“客人的要求就是我的追求,劉真,通知加份簡單點的盒飯。”
梁襲當時看著獨眼龍不會說話,獨眼龍不在乎,把資料一推,道:“一起看,我一只眼睛忙不過來。”
梁襲隨手拿了一份資料翻看了兩頁,手在資料上一放,問道:“怎么稱呼?”
獨眼龍道:“有人叫我坎特先生,有人叫我哈肯,有人叫我頭,更多人叫我獨眼龍。我喜歡獨眼龍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