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源頭
“我不抓你。”
梁襲道:“我信你哦?我剛從你們羈押室離開不到12小時。”揮手,趕走。
貝蒂甩下波比, 單獨離開去見老板。梁襲在門關上后,小聲在工作人員耳邊道:“只要那位女律師與數(shù)字有關的資料。”
波比送走貝蒂, 聽見,問:“你確定女律師是目標?”
梁襲道:“我認為疑犯對殺人沒有心理障礙, 但是我不認為他濫殺。如果嫌犯的目標不是女律師,那他就是濫殺, 濫殺的話昨天就不應該是小盒子,而應該是大盒子,保證在座的人一個都跑不掉。嫌犯沒想到女律師會在聚會中拆盒子。雖然是意料之外,但嫌犯并不在乎,這點從他打電話威脅警察放了我可以看出來。有憤怒,也有執(zhí)著,一個執(zhí)著的人心中信念無比強大, 大過道德、親情、愛情和法律。這樣的人不在乎殺人,但又不會濫殺,濫殺就代表失控。執(zhí)著的人有控制欲和控制需求。”
波比問:“他為什么要把數(shù)字告訴你?”
梁襲道:“可能性很多。誤導,反偵察, 借刀。我出名的一個理由是和司法機構打交道,一個理由是網(wǎng)紅節(jié)。網(wǎng)紅節(jié)我自稱偵探。以我的推測,他要引導一個方向,他想讓我查案。”
波比問:“直接委托你不就好了?”
梁襲道:“這案子恐怕沒那么簡單,我希望我是錯的,否則就要查案中案。臥槽,這案子好像沒人給工錢。”
工作人員這時候道:“找到了相對應的數(shù)字案件,不過不是開庭時間,而是死亡時間。時間是去年12月27號13點35分。”
梁襲疑問:“什么案件你們會記錄死者的死亡時間精確到分?”
“交通逃逸造成一位十五歲女孩死亡。”撞死人后逃逸與逃逸導致他人死亡是不一樣的,后者極可能被控謀殺,因此受害者死亡時間很重要。
梁襲問:“誰是律師?”
“昨晚的逝者,那位女律師。”
梁襲問:“她是女孩家屬的律師?”
“不,是逃逸者。”
梁襲基本明白了,結合嫌犯的憤怒,還有一年的時間,答案呼之欲出:“逃逸者無罪釋放,受害者家屬捍衛(wèi)正義。”
工作人員看梁襲:“不是,逃逸者被判處十五年監(jiān)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