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互相惡心
沒錯,眼下確實應該用翟鑾當首輔,有充分反悔的余地,反正翟鑾影響力不大,怎么折騰都不會有太多后患。
如果現在直接用嚴嵩,萬一以后還想讓夏言回來復職,再換下嚴嵩,那對朝廷的震動就太大了。
“那就先用翟鑾為內閣首揆!”嘉靖皇帝做出了一個在他看來是最優解的決斷。
嚴嵩很想出去說幾句,但很可惜,他是首輔候選人,他要“避嫌”,所以不能像秦德威那樣肆無忌憚的大發議論。
于是充滿期待的嚴閣老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中,本來夏言被罷官應該是個挺值得高興的事情,但為什么最后還是開心不起來?
一切都是秦德威的錯!
不過讓嚴閣老聊以自慰的是,翟鑾就算當了首輔,上無君恩,下無人望,八成就是個擺設。
所以內閣以后還是他嚴嵩說了算,就好像當初李時當首輔時,內閣實際掌權者是夏言一樣。
又聽到秦德威問道:“內閣比常例少一閣臣,仍然不穩,不知陛下是否親自簡拔,還是由大臣廷推?”
嚴嵩詫異的看了眼秦德威,這個問題實在多余,陛下自然會做出指示,還用你刻意去問?
其實秦德威心里也有一點小幻想,萬一皇帝又抽了風,直接簡拔他秦德威,從半步入閣變成完全入閣呢?
不再需要避嫌嚴嵩終于能隨便發表議論了,對皇帝奏道:“欲使內閣穩定,請先讓秦德威穩定,不然終究還是不穩!所以內閣不必著急增補!”
嚴嵩確實不想這個場景下議論增補內閣大學士的問題,因為無論怎么談,秦德威肯定會趁機說話。到最后,多半會把優先級本來就很高的禮部尚書張潮塞進來。
有秦德威撐腰的張潮一旦入閣,肯定跟一般的新人不同,絕對是自己的勁敵,所以嚴嵩才說不必著急增補閣臣。
嘉靖皇帝也感到這個說法挺有道理,秦德威雖然人不在內閣,但確實就是內閣的最大不穩定因素。
于是隨口就對嚴嵩問道:“爾有何想法?”
嚴嵩接著奏道:“依臣之見,不如讓秦德威入內閣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