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也不怕折壽!
張老師看著秦德威,有點為難的說:“內閣大學士都會充當讀卷官,但你到底算不算內閣大學士?”
秦德威叫道:“我這東閣大學士是假的不成?老師你盡管把我名字報上去,反正最后決定的人皇上!”
張老師一想也對,秦德威這么刺眼的名字,皇帝一定能注意到。報個名也沒什么大不了,準不準就看皇帝的圣意了。
而后在報名的時候,禮部就將秦德威放進了讀卷官名單里。嘉靖皇帝批了一個“準”字,沒有對名單做任何刪改。
當讀卷官名單出來后,看到秦中堂的大名赫然在列,朝廷上下的想法就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讀卷官十多個,秦德威一個資歷排名并不靠前、實際官職三品的人,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所以也不用大驚小怪的。
在別人眼里,很大程度上,秦德威八成是為了滿足虛榮心。
因為能參與讀卷的官員,都是最核心的重臣。參與讀卷對大臣而言,本身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征,秦德威這么虛榮的人當然不會錯過。
會試過后,京城再次上演萬年不變的幾家歡樂幾家愁局面,狂喜和失意的人互相交錯,造就了一幕幕人間悲喜劇。
本來與秦德威無關,但官場又有流言說,秦中堂這次會試上無所作為,明顯是對嚴閣老慫了。
這流言傳到秦中堂耳朵里時,又讓秦中堂感到很蛋疼!
如果強力插手,總有人指責自己無事生非不消停;如果什么都不做,又會被人看低,甚至懷疑自己不行了,權臣真難當!
成化朝之后,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殿試日期基本都定在三月十五日。
殿試當天沒讀卷官什么事情,所有試卷都被糊名彌封后,送進文淵閣保存。
為防止舞弊,所有的讀卷官當晚集體夜宿于禮部,并于三月十六日前往文淵閣看卷。
包括首輔翟鑾、大學士嚴嵩、六部尚書在內的十多名讀卷官從禮部出發,經過長安右門、承天門、端門、午門、左順門,抵達文淵閣。
秦德威忽然搶先幾步走到前面,又轉身對眾人道:“歡迎諸公蒞臨文淵閣!可惜都肩負掄才重任,我就無法盡到地主之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