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回朝堂
他收回剛才的想法,就是“覺得秦中堂還有幾分體貼心”這句。
文淵閣成為內(nèi)閣辦公地后,房間一直不大夠用,先是在兩側(cè)擴建了誥敕房和制敕房。
然后嘉靖朝的前幾年,又在東誥敕房的南邊空地增修了卷棚三間。
秦德威所指的東邊,就是這里,如果要比喻,就相當于是正常人家院落的東廂房。
讓一個前輩大學士離開正中的文淵閣,去東卷棚辦公,那真就是直接騎臉羞辱。
閣臣的官職字面就是“入直文淵閣”,而不是“入直東卷棚”!
方舍人敢發(fā)誓,如果把翟鑾公案直接安置在東卷棚,翟鑾就更不會來上班了!絕對要憤而辭職,不辭職只會被人笑話,根本沒臉留下!
當然也許這就是秦中堂的意圖,反正方舍人不敢問也不敢想,反正一切都是因為翟鑾當初自作孽啊。
這時候,忽然傳來消息,嘉靖皇帝下詔讓閣部院三品以上大臣、掌科掌道、掌院翰林學士、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等文武大臣廷議增補大學士以及增設軍機處之事。
秦德威收到消息后又回家去了,方舍人將秦中堂送到午門,他感覺秦中堂來上班就是為等這個消息來的。
又過三日,西內(nèi)門廊房十分熱鬧,主要是參加這次廷議人數(shù)比較多,大概是體現(xiàn)出一個集思廣益的意思。
漸漸廊房里站不下了,于是廷議地點就移到了戶外太液池東岸。正值秋高氣爽,算是京城最好的季節(jié)了,在戶外也舒適。
廷議還沒開始,眾人三三兩兩的站在水邊,個個神情嚴肅。雖然大佬們開會次數(shù)不少,但今天的會議內(nèi)容重要次數(shù)仍然能排的上號了。
增補一個大學士,增設一個專門處理邊境、災情、民變等加急事務的軍機處,哪個都是非常重要的政務,更別說兩個都要討論!
不知誰喊了一聲:“秦德威來了!”
眾人齊齊扭頭向西內(nèi)門看去,果然望見秦德威的身影不緊不慢的從西內(nèi)門里走了出來。
除了在獻俘禮當了次不能自由發(fā)揮的配角,算起來秦德威實際已經(jīng)有兩三個月沒在朝堂上出現(xiàn)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