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八章:同類
龍宮一空,九尊龍子離開了東海,泅渡過怒浪翻騰的海面,陸續登上大地。
它們號稱龍子,但血脈并不精純,從外貌上便可看出端倪。
它們的實力不足以跨過海底的地獄之門,去另一個世界興風作浪,但在這個世界里,幾乎沒有生命能阻擋它們橫行無忌。這九條古龍在暗無天日的海底壓抑了太久,獸性早已壓過了神性,一朝出海,它們最想做的,就是報復這片土地,以殘忍的屠戮宣泄心底的瘋狂。
在它們眼中,只有自己才算是真正的生靈,天然擁有瓜分大地的權力,人、野獸、螻蟻都只是創世者對于生靈殘次的想象,他們的血肉與土壤無疑,都可被澆筑為神靈的廟宇。
負屃是龍的第八子,它喜好詩詞歌賦,但文采向來不好。
今日,它化為白衣公子坐在高山之巔,于一塊石碑前苦思冥想,待到暴雨淋透它的白衣,也才勉強得了兩句:雷鳴多喧囂,暴雨更放肆。
負屃寫完兩句,不得靈感,忽見山下有洪水來襲,灰蟒似的山洪狂舞過峽谷,舔舐山壁,深深扎根于泥土間的蒼松翠柏被輕而易舉地卷走,但好巧不巧,這山洪的流向恰好避開了一個村莊。
負屃見了,心生靈感,它消失在山頂上,變化真身去往大地,半炷香后才回來。
回來時,那座本該幸免于難的村莊已被大水沖垮。
負屃提起筆,一邊扼腕嘆息,一邊在石碑上寫下了后兩句詩:
天地不仁慈,百姓多淹死。
“雷鳴多喧囂,暴雨更放肆,天地不仁慈,百姓多淹死——”
負屃搖頭晃腦地讀著自己新寫的詩,越讀越滿意,越讀越歡喜,它將這石碑捧在懷里,以真氣做舊,再抱著它尋了座香火鼎盛的廟,將它放在廟宇之前。
負屃正欣賞著,一道濁黃色的風從它身邊卷過,負屃抬頭時,廟中爆炸般的聲音響起,祈求平安的人群驚叫著逃出。新筆趣閣
負屃走入廟中一看,原本寶相莊嚴的佛像已倒在地上,四分五裂,佛像的位置端坐著一頭生有龍角,身上長滿金色長毛的怪物,它坐得四平八穩,口中誦念佛經。
龍的第五子,狻猊,民間傳言它喜好佛法,被佛祖收服座下,于是出海之后,它第一件事,就是將世間的佛像佛寶砸個粉碎。
這個世界上,能夠約束龍的只有天道法則,他們從不被人的道德所約束,在他們眼里,人類的道德與律法并不神圣,相反,它們只是弱者抱團取暖的篝火而已,一場暴雨就可以將其澆滅。
按照第三子嘲風的說法,它們并非在破壞世界,而是在將威嚴廣布人間,未來,人間應更名為龍間,唯有第九子螭吻對于這個說法嗤之以鼻,它不喜災,不好斗,只望天下太平,最喜殺斗的睚眥聽后哈哈大笑,它說,若是天下太平,那人間干脆改名為太平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