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十億融資
買電梯房,那叫有錢沒地方花,價格便宜些的樓梯房反而更好賣。
劉楊南副總經理帶著蘇業豪坐電梯時候,專門介紹說:
“這是我們公司第一次開發電梯房,對標全市最高端的幾個項目,不過一樓二樓到時候可能要降價,不然恐怕很難賣出去。”
“十棟電梯樓全部都是三居室,面積在一百零五到一百一十八平米之間,有些實力不夠的開發商喜歡精打細算坑人,我們從不這樣干,附近即將動工修建一所小學,消息已經公示出去了。”
“我們預計這七百套房子,將會給公司帶來一個多億的凈利潤,拿地剛巧撞上港城樓市價格下滑,土拍底價到手……”
蘇業豪邊聽邊點頭。
他一直緊盯內地的房地產最新動向,往往早上出臺什么政策、公布什么消息,當天就立馬匯總到他手里,作為睡前讀物翻一翻,偶爾拿來消磨時間。
不光是房地產行業,一些關于上市公司的動向,同樣會被人定期收集整理,以簡報的形式匯總起來。
只不過。
能賺錢的機會實在太多。
雖然讓人幫忙查消息,文件送到他這里之后,卻不一定真的會看。
劉楊南以為蘇業豪不太懂內地的行情,介紹得特別詳細。
但其實蘇業豪比他知道的多多了,這次之所以跟碧貴園接觸,主要目的無非是為了偷懶省事。
開發這些走量的普通住宅,遠比開發大型綜合體項目麻煩,每個樓盤都要把從拿地到銷售的全部流程走一遍,自己動手耗時耗力,哪有直接投資來得容易。
這樣想想,難怪歐美的發達國家富裕又輕松。
等于提前上百年完成財富的原始積累,跟蘇業豪一樣,可以拿錢投資坐享紅利增值,卻把苦活累活甩了出去,只留下最掙錢的核心項目。
歐洲和美國生產一架大飛機,換走無數的服裝、玩具、鍋碗瓢盆等等低附加值商品,所以發展中國家才更要發展、要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