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多巴胺受體增敏劑
這就不得不先說一下多巴胺受體了,這種受體對于多巴胺的敏感度其實是處于一種浮動的狀態,這也是人體的一種限制與調節。
當人長期處于快樂狀態,也就是多巴胺長期大量分泌的時候,多巴胺受體的敏感度就會自動降低。
也就是說你下次想要享受到與現在同等的快樂,就需要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也既是要更強烈的娛樂刺激。
這也是為什么人在長期打游戲刷短視頻做手藝活之后無論干什么都提不起勁,更耐不下心去學習工作的最根本原因。
因為曾經原本能夠忍受甚至享受樂趣的行為已經變成了無法忍受的枯燥,帶不來任何快樂,自然也就沒有了任何興趣與動力。
習慣了那些粗暴且廉價的娛樂后,他們從更低層次的正常活動中所獲得的多巴胺已經無法再讓受體產生快樂的反饋。
當然,這種受體其實是浮動的,如果長期處于枯燥乏味甚至痛苦抑郁之中,這種受體的敏感度也會逐漸上升。
畢竟長期枯燥高壓不快樂,個體就有可能失去動力甚至產生自毀傾向,這時人體自然也就會給點甜頭,試圖讓你更容易的獲取快樂。
這時多巴胺受體的敏感度上升,分泌及其微量的多巴胺就能感受到快樂幸福,也就能在學習、工作等枯燥行為中獲取快樂,從而產生動力與興趣。
而這多巴胺受體增敏劑,顧名思義,顯然就是越過這個人體的自調節過程,直接以藥物增加多巴胺受體的敏感度,讓人在枯燥行為中都能感受到強烈愉悅。
聽起來很美好對不對?
恰恰相反,這玩意能直接讓任何人變成廢人,比任何精神藥物破壞力都大。
如果你只需要躺著,按下一個按鈕就能產生無窮的幸福感與快樂感,你會怎么做?
答案是你會成癮,你會一直試圖獲取快樂,會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一直按那個按鈕。
曾經生物學上就做過一個實驗,以電擊刺激小鼠產生多巴胺分泌,同樣也是給其一個按鈕自己控制。
結果就是小鼠瘋狂按那個按鈕,連對異性和食物都失去興趣,活活讓自己精疲力竭而死。
當然,實際上也不用這個實驗,在夏旭記憶中拿著手機就能躺一天,明明感覺沒意思還能一個勁刷視頻一整天的情況實在是太常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