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分作三部。突厥大汗、左都王、右都王。但細分還有很多名王,統轄各自的部落。左都王部與甘肅接壤,但左都王的部落卻不與甘肅接壤。距離甘肅最近的突厥部落,是右軍王部。右軍王部規模不大,人口才五千余人,兵丁一千人。也沒有王城,逐草而居。部落聚集地。一頂頂的帳篷,立在平地上,緊挨河流。寒風刺骨,荒蕪的土地上,不見一頭牛羊。冬天了。地上沒有草可以吃,牛羊也可能凍死。突厥人把牛羊關在帳篷里,用儲備的草料,喂食牛羊。在入冬之前,突厥人也宰殺了許多牛羊,準備了足夠過冬的食物。冬天肉不容易腐爛,而且牛羊在秋天是最肥的時候。等到了冬天,牛羊要越冬,肉會越來越少。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最大的區別就是。農耕民族的糧食可以儲存好幾年。肉是不行的。一旦冬天太冷,牛羊大批大批的凍死。突厥人沒有吃的,就會從載歌載舞的民族,變成套馬的漢子,揮舞彎刀,變成強盜。華夏富庶,進入華夏就有吃的。草原與農耕的根本矛盾就在這里。現在漢朝強盛,突厥人聚眾十萬進攻玉門關,被大漢皇帝打的滿地找牙,差一點就要哭爹喊娘了。突厥人打死也不敢去甘肅打秋風。幸好今天冬天也不是特別冷,突厥人可以順利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