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現象很奇怪,但是很好理解。比如上學的時候,高考前夕。班上老師舉例子的時候說,每年的重點學生基本都是一個什么成績,咱們班的尖子生就按照往年學長們的志愿填報就行了。但是往往滑檔報志愿的時候最嚴重,也是最容易因為心高氣傲的估錯分搞得自己滑檔的,基本都是班上的尖子生甚至一本苗子。為什么?因為不服啊!憑什么你覺得往年的重點選手,就能奠定今年的重點選手成績啊?年輕的時候,人往往總會覺得自己是最特殊的那一個,絕非蕓蕓眾生的一員。甚至很多大學生都有一種錯覺。念書的時候,抱著那種我離開了大學能夠改變世界的想法。不過時間長了,這種念頭漸漸就淡了。畢竟,一個月拿著三五千的工資是真的很難改變世界。溫飽都快要解決不了了,也沒時間想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所以這時候茶余飯后,吹牛逼的談資就變成了這個該死的逼世界,有什么資格讓老子改變他。毀滅吧,累了……其實填報志愿的時候也是。大部分尖子生的想法都是,往年的學長尖子生考出來的成績是他們考出來的成績,憑什么作為參考我實力的標準否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