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父子
但,廣延畢竟是他的兒子,而他的兒子并不多。
所以這就是廣延為何到現在,還安然無恙的原因。那是因為大理寺的人得了文宣帝的口諭,所有與徐敬甫相關的案子中,全都繞過了太子廣延。
見文宣帝一直盯著自己,不知道在想什么。廣延有些不安,下意識的去揭紅木籃,從里面端出一小碗湯羹來。
“父皇,這是兒臣去御膳房令人熬的參湯。”廣延惴惴開口,“父皇喝一點吧?!?br/>
文宣帝看著他,不知為何,忽然想起廣延小的時候,廣朔還沒有出生,他只有廣延這么一個嫡長子,也曾真心的愛護過。那時候廣延才四歲,也不如現在這般暴虐無情,還是個只有丁點高的小孩子。
張皇后給了廣延一碗甜湯,廣延舍不得吃,巴巴的從坤寧宮抱著碗一路跑到了御書房,身后追來的乳母惶恐下跪求饒,文宣帝將廣延抱在膝頭,笑問:“你端著這碗來找朕做什么?”
“父皇,”小孩子話都說不太清楚,有些含糊,將碗費力的往他嘴邊舉,“這個好喝,父皇喝一點吧!”
文宣帝聞言,開懷大笑,“難為你小小年紀,倒還事事都想著朕,也算沒白疼你這小子!”
那碗甜羹究竟是何滋味,文宣帝已經忘了,笑聲似乎還是昨日,但一轉眼,廣延就已經長得這樣大,同從前那個會捧著碗來伏在他膝頭撒嬌的小孩子再沒了相似之處。他亦是迷惘,這么多年,究竟是哪里做錯了,才會造成今日的局面?
文宣帝倏而深深吸了口氣,問:“廣延,徐敬甫一事,你可有何要說的?”
就這一碗參湯,他到底還是心軟了,他仍想給廣延一個機會。
廣延心中一跳,不知文宣帝突然問此話作何意義,只道:“沒想到徐敬甫身為丞相,竟然通敵叛國……這么多年,父皇對他信任有加,他居然有謀逆之心,此罪當誅!”
文宣帝瞧見了他目光中的閃躲,微不可見的嘆了口氣,搖頭道:“朕少時讀書,書言人主治臣,如獵師治鷹,取其向背,制在饑飽。不可使長飽,也不可使長饑。饑則力不足,飽則背人飛。朝中如徐敬甫一類的老臣,恰似飽腹之鷹,厚顏無恥,尸位素餐,又安于富貴,朕賞之而不喜,罰之則不懼,不可為大魏趨使于無前。”
廣延心不在焉的聽著,目光落在那碗參湯之上,嘴上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那徐敬甫著實可惡,兒臣都被他一并騙了,也都怪兒臣,如若能早些發現徐敬甫的不臣之心,也就不會讓那些烏托人得逞。”
文宣帝深深看著他,“廣延,罪己不如正己?!?br/>
帝王原本有些渾濁的眼光,到了此刻,竟然格外清明,像是能透過眼前看清人的靈魂。廣延猛地低頭,將那碗參湯端起來,送到文宣帝面前,笑道:“父皇說了這么多,一定累了。參湯再不喝就涼了,還是先喝完參湯再說。”
文宣帝見他神情殷切,到底不如過去那般輕狂,還以為徐敬甫的事終是讓廣延有了一點長進,便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