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請陛下恩準
朱厚照想了想:“罵這世道只向著銀子看,罵本宮掉進錢眼去了,說什么,天下不該是這個樣子的,還說……本宮跟著你,學壞了,整日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湊這個熱鬧的讀書人也不少,都傳他的話,四處宣揚,還以為本宮不知道呢。這事,便連父皇也知道了,各部堂里,都有不少他的擁躉者……”
方繼藩背著手:“那么,就誅心了,他不是說太子殿下不顧念民生嘛,想來,在他心里,這新城,只是殿下斂財用的,這么多作坊,有人看到的是安置了許多流民,他看到的,依舊還是斂財。跟這樣的人,不需要講道理的,唯一的法子,就是徹底挖了他的根基。他的根基,無非就是那些還懷念田園之樂的讀書人,還有那些,無知的百姓。這昌平縣距離京師不遠,且還多山,道路崎嶇不便,唔,昌平有一支衛所駐扎吧,是昌平衛嗎?”
朱厚照點頭:“是了,這又如何?!?br/>
“這就容易了,近來,作坊里,制出了許多的火銃,這短銃的威力,在和羅斯人作戰時,就已讓人見識過了,而短銃只適合近戰,還有許多長銃,將來如何發揮作用,現在還沒個準呢,太子殿下就以這個借口,說是借昌平衛,操練新的火器,試一試這火器的厲害,同時,在嘗試的過程中,對火銃進行改良,陛下對此,一定極為看重,到時免不得讓殿下去昌平,等到了昌平,那里還不是殿下一人說了算,他們說殿下不顧百姓疾苦,那殿下一面整軍,再一面,給他們看看,殿下如何關心百姓疾苦的。這天下的百姓,是最好收買的,要收買,靠的可不是仁義道德的說教,而是給他們實打實的好處。到時……且看看他們口中的所謂百姓,到底是要仁義道德,還是吃飽穿暖?!?br/>
朱厚照一愣:“這樣也可以,如此甚好,我這便和父皇說,你也同去,哈哈,咱們正好去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