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9章
他踏著輕快的步伐,穿過宮中的長廊,直奔御書房而去。
御書房內,元康帝早已等候多時,一見徐驍進來,便笑著迎了上去,兩人之間沒有君臣的拘謹,只有兄弟間的親昵。
“徐驍,你可算是來了,朕等你好一陣子了。”元康帝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調侃,卻也透著深深的關切。
徐驍笑著行禮,隨即將手中的奏疏遞上,“陛下,這是此次莽原戰(zhàn)事的全部經(jīng)過,請陛下過目。”
元康帝接過奏疏,仔細翻閱,每翻一頁,眉頭便舒展一分,顯然對徐驍?shù)膽?zhàn)績十分滿意。
“徐驍,你果然沒讓朕失望,莽原十二部的歸順,對大乾來說意義重大。”
元康帝合上奏疏,目光中滿是贊賞,“不過,朕聽說你昨晚在宴會上,提到了想遠渡重洋,去看看徐安?”
徐驍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溫柔與擔憂,“是的,陛下。徐安那孩子,自從去了西牙之地,便鮮有音訊,我這心里總是放心不下。”
元康帝輕輕拍了拍,徐驍?shù)募绨颍Z氣中帶著幾分勸慰,“你我都知道,徐安那孩子聰明伶俐,又有你當年的風范,他定能在西牙之地,闖出一番天地。”
“而且,你現(xiàn)在是大乾的棟梁,國家需要你,莽原新歸,諸多事宜還需你坐鎮(zhèn)。”
徐驍苦笑一聲,自嘲道:“陛下說的是,是我關心則亂了。”
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也明白元康帝的擔憂,并非無的放矢。
徐安雖是他的心頭肉,但大乾的安危,更是他身為武將的使命。
“徐驍,你放心,朕會派人暗中關注徐安的情況,一旦有消息,定會第一時間告知你。”元康帝的承諾,讓徐驍心中稍感寬慰。
他再次行禮,告辭皇帝,轉身離開了御書房。
望著徐驍離去的背影,元康帝的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他知道,徐驍雖然表面上接受了他的勸慰,但心中的擔憂并未完全消散。
然而,作為一國之君,他必須考慮大局,不能因私廢公。
元康帝回到御書房內,沉思片刻后,大聲喚道:“陳貂寺!”
大總管陳貂寺聞聲而入,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皇帝的旨意。
“傳旨臣公,即刻抽調人手,組建莽原都護府。”
元康帝的聲音,沉穩(wěn)而有力,“莽原新歸,事務繁多,必須有一個得力之人坐鎮(zhèn)。”
陳貂寺領命而去,不久,朝廷上下便得知了這一消息。
群臣議論紛紛,對于莽原都護府的人選,各有看法。
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和多方重臣的推薦,最終,三十七歲的劉長民脫穎而出,被任命為莽原都護府的都護。
而九進出身的蘇立山,則因其豐富的行政經(jīng)驗,和敏銳的洞察力,被任命為副都護,協(xié)助劉長民處理都護府事宜。
劉長民與蘇立山,兩人雖同為朝廷重臣,但在治理理念上,卻有著不小的差異。
劉長民主張穩(wěn)健,認為應先穩(wěn)固莽原的治安,再逐步發(fā)展經(jīng)濟;
而蘇立山則更傾向于開放,認為應該立即開通貿易,促進莽原與內地的經(jīng)濟交流。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在莽原都護府成立之初,便埋下了沖突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