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冰棍和第一次胎動
李念魚一愣,提醒她:“王妃,我現在主要是做火藥,還有魚油火器。”
沈冬素想罵他一句死心眼,幽州像李念魚這樣的死心眼技術狂挺多的。
像農科部,幽州為專門研究良種,改良土地成立的新機構。
沈冬素每年投入大量經費,人家改良出來的菜種、麥種,沈冬素說可以向百姓售賣,結果那些老官吏都是一臉懵地道:
“農科部是王爺為幽州百姓,提高糧食產量才成立的機構,這種子怎么能向百姓收錢呢?”
“不能賣不能賣,好好的利民政策,怎么能沾染銅臭氣!”
這就是這個時代工業無法提高的原因,文人傲骨,不愿意提錢,非讓人有奉獻精神。
但奉獻精神這個東西,從來都是要物質為基礎的。
就像當初揚州建大醫館,她給予極高的報酬讓太醫們在揚州安家落戶,也有人說,醫者是懸壺濟世,怎么能被金錢收買?
沈冬素恨不得給說這話的人一個大耳刮子,人家醫師不用吃飯嗎?人家研究新藥方,不需要投資本錢嗎?
現在看揚州醫館的盛況,江南各州城都求著大魚哥,去當地開醫館。
給醫師開出的報酬,比她當初給的還要高,可見這條路是走對了。
再說這農科部,那些官吏不同意售賣種子,而是免費分發給百姓。
沈冬素便提議,像麥子、水稻、豆類這些糧食作物,可以按人頭按田地分發。
但像油菜、芝麻、甜菜等等這些經濟作物,則是售賣種子。
她將售賣所得的錢,扣出運營成本,其它的都歸農科部做研究經費,和官吏的年底獎金。
開始還有些老頑固抗議,覺得王妃此舉是從百姓身上斂財。
但一年過去,再沒人抗議了。因為農科部發現,買經濟作物種子的,多是附近州城的士族莊園,還有姜氏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