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將倭島徹底漢化
“朕已經決定,這次派高麗郡和倭郡的官員,全部從公職員里挑,只選踏踏實實辦事的,那些想靠著祖上風光,或是迂腐之輩,想從中為自已撈好處的,一個也別想去!”
冬素表示贊同,真派官氣重的高官過去,再跟甲四這些將領不和,那才是真正的拖后腿。
不如多派一些實干型官員,和海軍配合得當,將倭郡變成大夏的工農業殖民地,再有銀礦的開采,海商的興盛。
完全能成為皇上的錢袋子,凌墨蕭又不愛修園子,將這筆錢用于國防軍隊上面,用在偏遠窮苦州城的基建上面,不出幾年,整個大夏國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冬素后來和莫修謹談論這次事件,莫修謹一番話解開了她的疑惑,百官和權貴并非不知道發展倭郡和高麗郡,給大夏帶來的好處。
他們反對的原因是,大力發展海外島郡,對他們沒有好處。
自遷都之后,大夏的發展太快了,快的不光讓沒跟隨遷都,留在長安的權貴被遠遠拋在后面。
也讓那些跟著遷都的權貴發現,他們現在只能跟著朝廷的步調走,一步沒跟上,立即就會被甩掉。
要知道士族在最鼎盛之時,可是連拒絕跟皇家聯姻這樣的事都有。
他們高高在上,大有一種,不管皇帝怎么換,我們這些士族門閥一樣能鼎立千年的姿態。
而現在,這種姿態被凌墨蕭用極霸道之勢,給打折了腰。
陛下重用寒門子弟,提高工匠和商人的地位,對農民更是友善寬容至極。
去年發生過天災的州城,陛下直接免稅三年,還免費分發給百姓種子和農具。
原先身在云端的權貴和士族,一步步走下云端,眼睜睜看著他們看不起的階級,跟他們平起平坐。
這一切的改變,如何讓權貴不驚?
他們一驚慌,能做的事便是,盡可能地讓朝政保持不變。
這一點跟百官不謀而和,所以對倭郡的安置上面,他們才有這樣的態度。
也就是說遷都幽州的權貴和士族,并非沒有暗中搞小動作,而是用另一種法子來給皇上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