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各有算計
是關于讓那些判流放的官員家屬,全部放到了煤礦去挖煤去,讓他們勞動十年左右,就放他們出來,主要的是彰顯陛下的仁慈,
王德念完了奏章后,那些大臣都是傻眼了,之前可是沒有這樣的消息的,誰也不知道,韋浩居然建議陛下這樣做。
“諸位,可有什么意見,一起說說,這是慎庸一大早送來的奏章,朕看了,還不錯,不過,這需要大理寺和刑部這邊認真的考慮一下,是不是合適?”李世民坐在那里,開口問了起來。
“陛下,臣認為合適,慎庸在奏章里面都說明白了,我大唐人口本來就不多,如果在嶺南那邊,可以說,他們九死一生,可是如果去挖煤,他們的衣食住都是朝堂負責,他們只需要挖煤十年即可,
臣認為,就該如此,這些人,如果去煤礦挖煤,那么,十年后,他們出來,還能夠娶親生子,還能夠增加人口,陛下,此時,臣認為妥當!”刑部尚書江夏王站了起來,拱手說道。
“嗯,刑部尚書這邊沒意見了,諸位呢,你們有什么意見嗎?”李世民也開口問了起來。
“陛下,臣沒有意見,不過,慎庸寫的,可能也不是那么全面,還需要刑部和大理寺這邊,一起商量著具體的服刑年限,比如說,什么樣的犯人,可以在煤礦服刑,什么樣的犯人,是不能去的,這事要規定清楚了!”房玄齡站了起來,對著李世民說道。
“房愛卿老成謀國,確實是需要規定清楚,這個還需要諸位大臣一起商議才是!”李世民聽到了后,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此舉若是能夠施行,天下百姓莫不為陛下歌功頌德,贊揚陛下仁慈友善!”蕭瑀此刻也是站了起來,對著李世民說道。
“先不說這個,此事的功勞,還是慎庸的功勞,慎庸說的對,尤其讓他們去死,還不如讓他們在煤礦挖煤,還能為朝堂做貢獻,一年也能夠為朝堂節省不少的開支,主要是,慎庸說,大唐的人,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能不殺,就不殺!”李世民坐在那里,微笑的看著下面的那些人說道,那些大臣也是點了點頭,
今天那些大臣,也是出于意料的沒有反對韋浩的奏章,那些大臣心里也是清楚的,此事,也是涉及到他們的利益的,誰知道自己以后犯了什么事情,到時候萬一自己的家屬也是流放呢?那多可悲?現在好了,不用流放了,直接去煤礦干活,雖然沒錢,但是能夠吃飽,穿暖,能夠活著,十年就夠了,多好?
“嗯,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此時刑部牽頭,所以大臣都可以上書,寫出你們的建議出來,另外,中書省這邊馬上派人抄錄,送到所有的刺史,別駕,縣令的手上,讓他們也上書寫出自己的意見,爭取在立秋這天,把這件事定下來!”李世民坐在那里,開口說著。
“吾皇圣明!”那些大臣馬上拱手對著李世民說道。
“嗯,這里還有第二本奏章,也是慎庸寫的,估計你們也喜歡,王德,念吧!”李世民接著開口說道,
那些大臣聽到了,再次奇怪了起來,不過心里也是羨慕韋浩,如此被陛下重視,也沒有誰了,關鍵是,今天上朝念韋浩的奏章,韋浩居然不來,陛下還不過問,可見韋浩有多受寵。
而等王德念完了,要給那些縣令加俸祿,給那些地方官員加俸祿的時候,那些大臣也是傻眼了,韋浩在奏章里面說的非常清楚,縣令窮了,他們就會想辦法搜刮民財,如果縣令富裕了,他們不為錢發愁了,那么他們就會一心為百姓做實事,
同時,一旦發現了貪腐行為,瀆職行為,那么懲罰力度就更大,不但有可能要掉腦袋,而且往后他們的子女五代,都不得參加科舉,不得入朝為官,這篇奏章念完后,那些大臣都是很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