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
“兩萬多人還是有的。”
與聽望司打探到的數字有些出入!邵樹德不動聲色,繼續詢問:“堪戰否?器械精良否?”
“昔年吐蕃未亂之時,大軍四處攻伐,占地甚廣。每至一地,便搜羅工匠,發往各處。譬如與回鶻爭安西之時,一次便擄掠了數千工匠,漢人有之,蕃人亦有之。蘭、鄯、岷、洮等地,昔年行商之時,某亦見得許多安西工匠,如今應仍有不少,甚至更多。”康佛金說道。
邵樹德對此不感到意外。吐蕃不是純粹的游牧部落,他們是建立正式政權的。昔年安史之亂時,河隴諸州次第失陷,有的地方城廓被拆毀,大量部落過來游牧,但吐蕃人依然設立了衙門,并且招募官員。
漢人識字者,補為舍人,授紅銅告身。通曉突厥語者,亦可補為舍人,授予紅銅告身。這是一個曾經統治廣大地域的多民族帝國,這會即便崩潰了,但地方上應仍有大量遺產,統治當地的部族應該仍會慣性執行以前的政策,比一般的愚昧部落還是要高明一些的。
同時這也打開了邵樹德思路。自己一直苦于工匠不足,總把目光盯著關中,其實河西乃至西域也有很多工匠啊。人家的技術也未必多差,若是重金招募,人家是愿意為吐蕃人、回鶻人服務,還是愿意為自己服務呢?其實可以試試的!
“歸義軍昔年攻過一次蘭州,后來發生了什么?朝廷與河西消息不通,很多消息不是很清楚。”
“大中年間,歸義軍從事、隴西李氏曾與吐蕃戰于河、蘭,短暫收復蘭州。然歸義軍止有蕃漢兵七千,最終退去,蘭州復被吐蕃占據。”康佛金簡略地說道。
“可惜,兵太少了。”邵樹德嘆道:“若有精兵兩萬,當可守住蘭州。”
康佛金苦笑,瓜、沙人口稀少,糧食多有不足,全靠與外界做生意彌補軍需。當時能有七千兵,已是極限。這三十年不斷收攏蕃、漢民眾,獎勵生產,才有了一萬多兵,面對回鶻時都感到壓力很大。
如今能自保,已是不易,遑論其他!
定難軍若能攻下蘭州,對他們也是好事,就是不知道靈武郡王何時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