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幽州來客
不過他沒太過關注幽州, 幽州人卻找上門來了:檀州刺史高思綸已在安邑等候多日。
“高將軍是怎么來的?”清涼殿之內, 邵樹德奇道。
“走草原過來的,繞了路。”高思綸打量了一眼邵樹德。為人隨和, 胡須打理得很有氣勢,一身大紅色的戎袍,左弓右刀, 內襯甲胄,看樣子剛趕回來, 尚未及換便服。
誰能想到,就是這么一個看似隨和武人, 卻并鎮十余,將長安君臣鎖在籠子里, 揮師東進、南下,讓朱全忠被動無比。
不過高思綸也沒覺得邵樹德太過厲害乃至不可力敵。
從后漢那會起,關中便越來越不成器了,河北卻愈發成為天下之重心,高思綸心中自有一份驕傲。
邵樹德敏銳地發覺了他心中不可言明的情緒,不以為意,伸手指了指胡床, 道:“坐吧。”
雖則后周(北周)、前隋以及國朝都將北方一統,但六鎮起義的濫觴依然縈繞在北方消逝不去。或許政治層面沒有了,但在思想層面,根子還沒完全消失, 平時或沒什么,但若遇到亂世,就會微妙地顯現出來。
當然,或許根子還要更前一些。
秦逐一平滅山東六國,靠的是關西地區。劉邦、項羽爭奪天下,亦賴關西良多,以至于楊樸修函谷關時,一定要把關城修在自己家鄉以東,“羞作關外人”。關西人對關東人,毫無疑問是隱隱存在優越感的。
但關東地區優越的自然條件擺在那里,總會發展起來,這是關西沒法比的。前漢末年,劉秀得到河北土豪贊助,實力暴增,后漢末年,河北更是天下戶口、財貨重心。
北朝時期,河北依然是天下第一等富饒之地,鄴城之繁榮,令人贊嘆。
東西魏之時,西魏完全不是對手。后周、北齊相爭之時,北齊憑借雄厚的資本一度侵占了陰山地區,將后周壓制到了極點。
但宇文氏憑借只有對手三分之一的人口、五六分之一的財力滅北齊,讓人大跌眼鏡,也讓關東人頗為不服。當然宇文氏也沒實力消化關東地區,只能以拉攏安撫為主,北齊遺老遺少依然占據高位。
隋朝末年,竇建德、劉黑闥屢次起兵對抗關隴軍事集團,他們拉起了不少人,而且還頗有軍事經驗,讓人不得不猜測這里面有關西、關東隔閡的因素。
到了國朝天寶年間,世道繁華到了極致,河北依然雄踞諸道之首,實力強勁,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都說河北胡化,百姓只知安史二圣,不知長安圣人,但上層人物能不清楚嗎?安祿山的心腹文職僚佐、幾個主要大將,以河北漢人居多,他們就支持安祿山造反,若說一點沒有河北看不起關西的因素在內,那是不可能的。